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孜郎寺

孜郎往否沙需反宁白寺,位于四川省阿坝县甲尔多乡境内。和觉囊派来自的历史及传承一样360百科,孜郎寺院显密各传承的法脉也是从无间断,从释迦牟尼到现在代代相传。 孜郎寺孜郎寺院的名称是促号称士跳活审施乐依照地方的名字而起的族清系东什,寺院所在的地方叫孜郎。孜郎寺全称为"孜郎寺吉祥不变了义院",攻和朝打湖府在上阿坝卓科(宝藏之地)宝地、孜郎胜地的山腰。

  • 中文名称 孜郎寺
  • 地区 四川省阿坝县甲尔多乡
  • 全称 孜郎寺吉祥不变了义院
  • 开始时间 释迦牟尼

孜郎寺介绍

  这里辽阔的草原开满了绿色的花朵,各种植物应季自然花开,鸟语花香、四来自季分明,独具特色。古人们传说:寺院的后山是七珍宝位,前山是吉祥八宝的形状,天为九股法轮,地为八瓣莲花。每日东方清晨升起的日月星辰为诞生众多善知识不断的象征;南方重叠着摩尼宝似的山群为富贵的财源兴旺象征;西方沉稳的高山为弘扬佛法的僧众长寿吉祥的象征;北方内外三层的山群为讲经说法的善知识永远常在的象征。这是一个吉祥圆满天堂般的圣地!

杀销老及福布著架早脱先郎寺

  在这样美丽富饶的圣地上,最早是360百科一位大修行者吉美克赞嘉措仁波切在孜郎修建了一间房子作为修行之地,终身苦行,即身宁任思府得到了崇高的境界。仁波切也收了防型火烧局轻演克不少的弟子,如古哇喇嘛、尼曹喇嘛等。从大修行吉美克赞嘉措仁波切在此修行开始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

  藏哇第一世的弟子芒格喇嘛克赞达尔吉也在此地修行械导所导孙这怕南矿来步,得到无上的境界成为苦行的高僧,游行各地,朝拜修行,传授了很多弟子,成为知名的一代高僧大德。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弟子为:卓格更噶能周、藏哇陈里南嘉、断法师丹萨等等。芒格喇嘛克赞达尔吉仁波切也在孜郎的对面山沟里一个叫扎囊的地方建了房子作为修行圣地,到目前为止这个房子依然存在。

  后来因僧众和当地信众们的请求,和高僧们发愿等和合的缘起,因缘成熟,卓格更噶能周(卓格更噶贝桑的侄儿)仁波切为了弘扬觉囊派的教法,正式改成为寺院,到至今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从此以后建立了寺院的规章制度,修建了大经堂、闭关院、护法殿等寺院其他建筑,卓格更噶能周(卓格更噶贝桑的侄儿)仁波切为寺院的主持。

孜郎寺历代主持

  第一代:卓格更噶能周(卓格更噶贝桑的侄儿)仁波切(1659 - 1730)

  第二代:卓格吉美求吉旺秀(卓格第二世活佛)仁波切(不详)

  第三代:卓格更噶永丹嘉措(卓格第三世活佛)仁波切(1818 - 1890)

  第四代:卓格贡巧丹毕尼玛完述容宣米告喜德期在投(卓格第四世活佛)仁波切(1890 - 1944)

  第五代:卓格更噶永丹嘉措(刻放实雨缩雷卓格第五世活佛)仁波切(1946 - 1963)

  第六代:卓格更噶永丹能周(卓格第六世活佛)仁波切清补己演接房剂末城(1964 - )

  孜郎寺院的历代金刚上师:

  第一代:扎囊喇嘛克赞达尔吉(不详)

括困志器  第二代:卓格烧称结班保笑连普玉更噶能周(不详)

  第三代:更噶丹萨嘉措改波皮书孩尔光要奏(不详)

  第四代:卓格更噶失临底却哪永丹嘉措(卓格第三世活佛)仁波切(1818 - 1890)

  第五代:日格曾南囊多尔吉(1848 - 不详)

  第六代:更噶阿旺东周(1860 - 1914)

  第七代:(断法师)更噶参让(1889 - 1964)

  第八代:贡巧慈成嘉措(1889 - 1951)第九代:尼东丹毕坚赞(1915 - 1972)

  第十代:更噶面掉克赞华尔桑(喇嘛克桑)(1905 - 1987)

  第十一代:更噶喜热萨雪(堪布喜饶)(1936 - )

  第十二代:阿旺吉美多尔杰(1944 - )

  孜郎寺院的历代堪布胞绝致应奏:

  第一代:堪布更噶距台金些照坚参(1884 - 1966)

  第二代:堪布喜热长处随块萨协(1936 - )

  第三代:杰赞永丹桑波(1920 - )

  第四代:卓格更噶永丹能周(卓格第六世活佛)(1964 - )

  第五代:更噶索南多尔杰、更噶坚赞等堪布现在在寺院

  现在在孜郎寺一共有六个活佛、十几个高僧大德、堪布以及250名僧众在此为弘扬觉囊派的教法,不断的闭关修行,祈祷世界和平,国泰广乡种士则限板亚担由安宁,所有有情众生早日脱离苦海,得到圆满正等正觉!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孜郎寺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