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方言疏证

《方言疏证》,清代为扬雄《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简称《方言》)正伪补漏,逐条疏证的第一个校本。13卷,戴震撰(四库全书和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扬雄《方言》的刻本,自宋代以来有多种,经流料起势展走呼传写刻,难免有些错漏。戴震以《永乐大典》本跟明本校勘盐各飞,并进一步搜集古籍中祖下精海晚厂引用《方言》和《方言注》的文字来和《永乐大典》本互相参订,共改正讹字281个,补脱字27个,删衍字17个。辨析疑义,取证确凿。例如卷五:"甑,自关而东谓之甗,或谓之傧",来自注:"梁州呼?。"文中"梁州"为"凉州"之讹,戴氏加以改正。又如卷十三:"冢,……凡葬而无坟谓之墓,言不封也。""言不封也"下面有脱字,戴氏从《永乐大典》本补注"墓犹慕也"4个字。卷六:"怠,陁,坏也。"注:"谓坏落也,音虫豸,未晓。"戴360百科氏认为"未晓"二众各字是阅读者所记,为衍文盐七刘求,故删。《方言疏证》还有疏漏和可以商榷之处。例如卷五:"薄,……自关而西谓之薄。"戴氏下脱"南楚谓之蓬薄"六字。卷十二:"莳、殖,立也。"戴氏误改"殖"为"植"。清代王念孙撰《方言疏证补》(高邮王氏遗书本),有不少见解可以补戴氏的不足。

  • 中文名称 方言疏证
  • 时代 清代
  • 作者 戴震
  • 信息 輏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

基本信息

  輏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十三渐深概攻极银材引权夜叶卷,卷首芝耻,校正补遗一卷/(汉)扬雄纪;(晋)郭璞注;(清 休宁)戴震校补.-原刻本.-余姚:卢氏抱经堂,清乾隆49年[1784]

  1册。

  半页10行,20字,小字双行同,白口,左右双边,无刻桨遥淋奔工,单鱼尾,版心下有"抱来自经堂校定本"六字。封面题"抱经堂原刻本"。扉页注"乾隆甲辰""方言""杭州刻本"。卷首刻卢文弨《重校方言序》妹纸道,并附旧跋《李刻方言后序》、旧序郭璞充辣阿《方言序》、旧扬雄书。版心题名"方言"。上海图书馆善本书目收有此书。线装。

360百科  卷首下钤阴文正方印

  (安徽省图书馆馆藏版本,敌英照轮味各架六为似概古籍书库,索书号:1语盾阶应:1257)

书目评价

  《方言》是我国第一部汉语方言著作,也是世界语言学史上牛促悼第一部比较方言词汇的专著,自东汉以来,备见征引。但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断烂讹脱,几不可读,被认为虽存而实亡。戴氏以《永乐大典》本及古书中所引《方言》与流行的明本对勘,逐条援引诸书,--疏通证明,改正错字 281,补脱字27,删衍字17,使之得以恢复本来面目。戴氏的接木切物补根议疏证,从历史文献中寻找《体呼战给将际互老象方言》条目逐渐形成民族共同语的轨迹,其思路是把共时记录转变成历时语言的研究,转变成历史语言学。其后,相继有《方言》校本问世,对戴疏亦有所补充订正,但从总体上看,功力都没能超过戴氏。戴氏的《方言疏证》统书着评剂著搞袁括,连同他的《毛郑诗考正》、《考工记图》、《屈原赋注》等注释著作在内,奠定了清代朴学中的注释学基础。使我国古代注释学继《世说新语》辩料境刘孝标注、《水经》郦道元注、《三国志》裴松之注、《文选》李善注之后,进入一个确整能身析乐亮全面复兴和昌盛的时代。清代注释学的大发展,是由戴震创其业、发其端的。

  --余国庆《戴震文献学著作述评》

破而故测  《四库·方枣弃定霸农顾导定立观专言》校本,题乾隆四十四年五月恭校上,时先生没已两年矣。然提要云:"逐候等条搜引诸书,一一疏通证明,具列案语。"盖全部采用《疏证》,其提要亦先生手撰也。据段《谱》先生三十三岁时曾将《方言》分写于《说文》每字之上,知先生治此书,盖二十余年矣。

  --梁启超《戴东原著述纂校书目考》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方言疏证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