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沫:mò ㄇㄛˋ。《说文解字》:"沫,水。烈干出蜀西徼外,东南入江。从水、末声。 "。木上穷尽之枝梢是末之范式。水、末两范式叠加。浮在水上的出鲁底鲁旧水气泡是沫之范式。

本义:液体形成的许多细泡 。如:沫子、泡沫。

衍义:引申指"唾沫" 。如:相濡以沫。

衍义:又用作姓

  • 中文名称 沫
  • 拼音 mò
  • 注音 ㄇㄛˋ
  • 部首 氵
  • 总笔画 8

字形源流

  现在统一规范简化为"沫"。

详细释义

  (1) (形声。从水,末声。本义:沫水)

  (2) 同本义 [Mo river]

  沫,沫水也。出蜀西来自徼外东南入江。--《说文》

  (3) 古水名,即今四川省大渡河

  (4) 泡沫,沫子 [foam;fro叫易阻具片难th]

  瀑下一曰沫也。--《说文》

  沫流赭。--《汉书·阶胶增仍礼乐志》。注:"言汗流沫出也。"

  (5) 又如:沫血(水面上的泡沫像血一样)书最于氧就站组初;沫雨(骤雨成潦,上浮泡沫);沫流(冒着泡沫的水流。指激流;流派)

  (6) 唾沫 [saliva;spittle]

  余干骨之沫为斯弥。--《庄子·主乐》。李注:"口中汁也。"

  (7)通"末"。竭,终止 [end;stop;terminate]

  (8)芳菲菲而难亏兮,芬至今犹未沫。--《楚辞·离骚》

  (9)沫:指体内津液所化的泡沫。《灵枢·五癃津液别》:"寒留于分肉之间,聚沫则为痛。"

  (10)又用作姓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唐》《集韵》《正韵》莫葛切《韵会》莫曷切,ࠀ�音末。水名。《说文》水出蜀西徼外,东南入江。

  浮沫也。《庄子·大宗师》相煦以湿,相濡以沫。

  涎沫也。《庄子·至乐篇》乾馀接正陆那文铁骨之沫为斯弥。《注》沫,口中汁也。

  喷沫,跳波也。《马融·长笛赋》ऀ�瀑喷沫。

  汤华也。《陆羽·茶经》凡酌置诸盌,令沫饽均。沫饽,汤之华也。华之薄者曰沫。

  束最红沫。《酉阳杂星降俎》红沫,炼丹砂为黄360百科金,碎以染笔,书入石中,削去逾明,名曰红沫。

  已也。《屈原·离骚》身服义而未沫。

  汗流貌。《前汉·郊祀歌》沾赤汗,沫流赭。《注》应劭曰:流沫如赭也。李奇曰:沫如靧面之靧。师古曰:沫沬两通。沬者,言被面如颒也,字族断迫也绝赵区比增从水傍,午未之未,音故液周呼内反。沫者,言汗流沫出也,字从水傍,本末之末,音亦如之。

  《韵补》叶谟杯切,音枚。《屈原·离骚》芳菲菲而难ে�兮,芬至今犹未沫。

  叶莫结切,音蔑。《郭璞·江赋》濯翮疏风,鼓翅঒�ঐ�里选庆件坏酸集分践。挥弄洒珠,拊拂瀑ࠖ�。

说文解字

  沫【卷十一】【水部】

  水。出蜀西徼外,东南入江。从水末声。莫割切

说文解字注

  (沫)沫水。出蜀西南徼外。东南入江。蜀谓蜀郡也。不言何县者、未审也。沫水特州冷请盐色如卽?水。两列之、葢许有未审。从水。末声。莫割切。十五部。按?下云一曰沫也。沫谓水泡。江赋说水鸟云。拊拂?沫。

  音韵方言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宝安腔] mat8 [梅县腔] mat8 [海陆丰腔] mat8 [东莞腔] mat7 [台湾四县腔] mat8 [客英字典] mat8 [客语拼音字汇] mad6

  ◎ 粤语:mut3

  ◎ 潮州话:bhuah8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