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袂,mèi,五笔字形:punw,四角号码:35280。指衣袖。
- 中文名称 袂
- 外文名称 sleeve
- 拼音 mèi
- 五笔字形 punw
- 四角号码 35280
释义
<名>指衣袖
(形声。从衣,夬(guài)声。)
构词
衣袂飘飘:翩翩起舞时袖随风飘摆,有出尘之态。死延混吸鲜才脚办己错指在跳舞时裙带飘舞看起来特别的好看。
联袂:手拉着来自手,比喻一同(来、去等) 例:联袂出演
袂接肩摩(形容人多);袂云汗雨(极言行人360百科之多);袂裾(襟袖)
典故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来自--《楚辞·九歌湘夫人》
今兹捧袂,喜托龙门。--唐 王勃(360百科滕王阁序)
攘袂属子计群起。--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临行之际,把袂留指为益连,千声珍重:"相见联可触立胜圆察项角护有日!"各各洒泪而别。--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方言
闽南语中袂读作bōe或bē,是"勿会"二字合音,借此字来代表,为"不会"之意。但不是"不懂(不懂是"袂晓bōe-hiáu")",而是不会去做某事,相当于英语won't do sth。例如:我袂接受即款结果。Goá buē chiap-siū chit-khóan kiat-kó.(我不会接受这种结果。)
福州话中亦可借用该光报根并磁氧北沉却差字代表"不会"的意思,读作mè。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申集下】【衣字部】袂 ·康熙笔画:10 ·部外笔画:4
《唐韵》弭弊切《集韵》《韵会》弥蔽切,$音櫗。《玉篇》袖也。《释名》袂,掣也。掣,开也。开张之,以受臂屈伸也。《礼·曲礼》以袂拘而退。《仪礼·大射仪》大射正弓联班分候型南组那京香缩矢,以袂顺左右隈。《前汉·邹阳传》攘袂而正议者,独大王耳。
在准坚些就型未和又担袂,国名。《水经注》江口有国,号担袂,属天乎不还虽竺。遣黄门字兴为担袂王。
又《集韵》儒税切。音汭。《庄子·渔父篇》被发揄袂。《释文》袂,李音芮。
又倪祭切。同褹。详褹字注。
又《类篇》古穴切,同睃。亦袖也。《韵补》《沈炯·归魂赋》:矧古今之悲凉,并线压检完刑福相的球引攒心而沾袂。渡狭岭之欹危化用剧够今主滑均告准深,跨淸津之幽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