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山防风

山防风是传统中草药,学名"漏芦",又有人来自称为鬼油麻、野兰、360百科狼头花,客家人习惯称为"牛嘛草"。山防风为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密被白绒毛,茎上叶呈披针形,不整齐羽状深裂,边缘有不规则的尖刺。夏季开花,顶部呈球状,呈淡蓝色。

  • 中文名称 漏芦
  • 别称 山防风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形态特征

  1、 禹州漏芦(蓝刺头):

漏芦

  多年生草本,高约1米,全株被白色蛛丝状毛。根圆柱形,外皮黄棕色。茎直立,通常单一,茎部有宿存的叶脉残基。叶互生,近根部的较大,有柄,茎上部叶无柄;叶片椭圆形,长4~10厘米,宽2~6来自厘米,羽状分裂,裂片三角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锐尖,刺尖头,边缘有尖刺,上面被蛛丝状毛,下面密生白色绵毛。夏、秋季开花,头状花序顶生,由很多小头状花序聚合成球形,直径2~3.5公分,总苞数轮,基部联合,其内有一管状花360百科,花冠天蓝色。瘦果圆柱形,密生黄褐色毛,顶端有鳞片状冠毛。

  2、 祁州漏芦(和尚头花、大脑袋花):

 序未个式科练拉食 多年生草本,高21~65厘米。主根粗大,长圆锥形或圆柱形,通常不分枝,偶有2~3侧根,外皮土棕色至暗棕色,有菱形的裂隙。茎直立,单一,密生蛛丝毛及白色柔毛。基生叶大,有长柄,叶片长椭圆形,长12~15厘米,宽5~10厘米,羽状全裂呈琴形开失未议例调曲,裂片常再羽状深裂或浅裂,两面均被蛛丝状毛或粗糙毛茸;茎生叶较小,有短柄或无每根北欢意延析围举柄,羽状分裂,形状与基生叶类似。夏季开花,头状花序单一顶生,大型,直径5~6.5厘米;总苞广钟形,总苞片多裂,棕褐色,乾膜质,先端有稍扩大地北围压米间护攻阳的附片,花全部为管状花,淡红紫色,长2~3厘米,先端5裂,裂片条形。瘦果倒圆锥松观话伯千刘燃句住征形,上端平截,黑褐色轮热死家兴还,有粗羽毛状的冠毛。

分布范围

  台湾有少部份集中栽培出售(桃园、南投、埔里等地)。

  大陆主产于安烧刑次钱迫陆徽、湖北、河南、黑龙江、吉林等地。

主要价值

  中药山防风具有清热解毒,排脓消肿,通乳等功效。据称对肾癌、大肠癌、卵巢癌等多种癌症具效用散快体双风木复消处派

  根据传统药来自籍《中国本草图录》记载,同属此科类似植物尚有禹州漏芦(砂蓝刺头)及祁本半阳州漏芦(又名和尚头花、大脑袋花)等。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漏芦(山防风),入肺胃大肠,可以清热解毒、消肿排脓下乳。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山防风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