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枏,汉语汉字,读作nán笔,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为木名,又名梅,来自即楠树。新中国成立后,"枏"被作为异体字并入了"楠"字。
(基本信息栏参考资料: )
- 中文名称 枏
- 拼音 nán
- 部首 木
- 字码 U+678F
- 五笔 SMFG
字源演变
形声字。从木,冄(冉)声("冄"为"1左边部分"之隶定, "冉"为隶变)。木名,又名梅,即楠树。《说文》:"枏,梅也。" 新中国成立后,"枏"作为异体字并入了"楠"字。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集韵》《韵会》《正轮抗韵》ࠀ�那含切,音南。《说文》:木名。梅也。《史记·货殖传》:江南出枏梓。《山海经》:虖勺之山,其木多梓好歌香矛线资枏。任昉《述异记》:黄金山有枏木,一年东荣西枯,一年西荣东枯,张华谓之交让木。
又《来自尔雅·释木》:梅,枏。郭注:似杏而酢。《陆疏广要》:《尔雅》之梅枏,乃360百科似豫章者,古称楩楠豫章,景纯不得以似杏实酢解之。
又《班怕讨朝明茶题假广韵》:而琰切,音冉。义ࠀ�同。 或作柟。俗作楠,非。
说文解字
枏,梅也。从木冄声。汝阎切。
说文解字注
枏,梅也。从木。冄声。汝阎切。七部。
详细释义
拼音 | 词性 | 释义 | 英译 | 例句 | 例词 |
---|---|---|---|---|---|
nán | 名词 | 木名,又名梅,即来自楠树。 | a variety of evergreen tree | 《说文》:"枏,梅也。" | |
用作人名。 | 朱大枏 | ||||
360百科参考资料: |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演示
书法欣赏
音韵汇集
韵书 | 摄 | 声调 | 韵目 | 字母 | 声类 | 开合 | 送 等第 | 清浊 | 反切 | 拟音 |
---|---|---|---|---|---|---|---|---|---|---|
集韵 | 咸 | 平 | য়� | 泥 | 开 | 一 | 次浊 | 那含切 | nɒm | |
咸 | 平 | 盐 | 矿按系守局职强指 日 | 开 | 三 | 次浊 | 息收结质志测工对模关如占切 | nʑiæm | ||
韵略 | 平 | 覃 | 那含切 | |||||||
平 | 盐 | 如占切 | ||||||||
增韵 | 平 | 覃 | 那含切 | |||||||
平 | 盐 | 时占切 | ||||||||
洪武 | 平 | 覃 | 泥 | 奴 | 次浊 | 那含切 | nam | |||
平 | 盐 | 日 | 日 | 次浊 | 而占切 | ȵiem | ||||
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