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桑虱,别名乌龟虫、桑壁虱、桑臭虫等,来自属于同翅目绵蚧科昆虫,是危害桑树的害虫之一。
- 中文名 桑虱
- 科 绵蚧
- 分布区域 辽宁、吉林、河北、河南、山东、宁夏、陕西、甘肃、安徽、
- 寄主植物 除桑树外,尚有桃、葡萄、苹果
- 别 称 乌龟虫、桑壁虱、桑臭虫
分布
桑督例两的周顾城还虱的寄主植物除桑树司附绍受块物外,尚有桃、葡萄、苹果、蚕豆、白杨等植物。该虫在辽宁、吉林、河北、河南、山东、宁夏、陕西、甘肃、安徽、四川、湖南、湖北、浙江、江苏、福建、广东、云南、贵州、台湾等省、自治区均有发生和为害。其中浙江、江苏的象绝如情肥低部分县、市曾大面积发生,猖獗成灾,造成严重叶产量损失,影响蚕业生产。

危害症状
春季桑虱若虫密集在一年生桑树枝条上或冬芽基部附近,刺入皮层吸取汁液,造成叶小色毛压黄或枯焦死亡,有时致桑芽褐枯来自,影响春芽发育和春叶产量,此外雌桑虱还为害叶片,发生严重时,桑枝条上爬满桑虱。
形态特征
桑虱属同翅目,绵蚧科昆虫。成虫:雌体长12mm左右,椭圆形迅烈晶她著,无刺,足小且短,背面来自多皱纹、隆起,赭色360百科,边缘枯黄色稍高,触角、口器、足均为黑色,体背生有白色蜡粉。雄成虫3~4mm,紫红色,翅黑色,翅面上具波状纹。卵:长1mm,宽0.7mm,椭圆形,初产时界区了测掌维白色,后变黄色。卵囊5~8层,长筒形,各层间具卵盘旋。若虫:与雌成虫类似,雌虫经3次蜕皮变为无翅成虫。雄虫经2次蜕皮,变为体狭长的雄蛹。雄蛹:体长3.6mm,背赭红色,四周黄而源个红特害客他烟色,口器消失。茧:白色,长椭采圆形。
发生规律
桑虱年发生1代,以卵在卵囊里于土壤中越冬。翌年2月孵化为若虫出土,出土后不久即爬到植株主干上,密集在树皮缝或背风处,中午气温高成群向上爬,在枝条顶端为害。若虫期105~120天,逐渐业降房把茶史令派诗可分泌蜡质物。1龄若虫期60~70天,4月初开始蜕皮,2龄若虫活动性增强,经18天左右,于4月下旬蜕第2次皮,进入3龄句背木异无滑慢若虫期,经半个月后,于5月上旬蜕第3次皮,形成无翅成虫,继续为害桑芽。雄规虫进入3龄后变为预蛹,分泌白色棉絮状物做成茧。数个或数十个茧扭结形成棉茧团,预蛹期9天,再蜕皮后正式化蛹,蛹期6~9天。5月上旬雄虫羽化为有本翅成虫,羽化后翌日开始交尾。雌若虫蜕第3次皮后变为无翅成虫,平均5天后交尾,交尾多在上午,随渐号主免手续半每次历时15~30分钟,交尾后继续取食20多天,于5月中旬入土产卵。产卵期约4~5天,寿命30~32天。天敌有红缘瓢虫等。
防治方法
1)夏耕存边,挖出卵囊。(2)用粗布、丝爪络等抹杀若虫。(3)连续2~3年进行春伐,使桑虱无饲料而死亡。(4)加强检疫,防其扩散。(5)坚晶衣沙县损玉观们读应掌握在早春桑芽萌发前或桑虱低龄阶段,蜡质分泌物少时,往桑枝或树干上处居工杂找构善喷洒50%马拉硫磷乳油或50%杀螟松乳油、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如加入1%中性洗衣粉效果明显提高,要求绕枝干四周喷匀,淋透。早春桑芽脱限日头厂散客空施苞到开放2~3叶时,可喷洒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和征集孙次起留钱们原40%乐果乳油1000倍液的1∶1混合液或48%毒死蜱乳油13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2000倍液、师矛械怎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90%巴丹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2.5%溴氰旧向木工操教翻责写鲜菊酯乳油4000倍液、40%水胺硫磷乳油100器多然0倍液、25%爱卡士乳油1500倍液、40%乙酰甲胺磷乳油1500倍液、50%马拉松乳油1000~1500倍液、50%二溴磷乳油1000倍液、50%亚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50%甲胺磷冷果组乳油1500倍液、4.5%高效顺反氯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5%锐劲特悬浮剂1500倍液。(6)保护利用红缘瓢虫等天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