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头陀僧

《头陀僧》是唐代著名诗人陆龟蒙所作的一首诗来自。该诗描写了一位中土文化熏陶出来的苦行僧,360百科通过对这位僧人的一个充妈长带好动作描写,却表现了浓郁的中土文化色彩。

  • 作品名称 头陀僧
  • 创作年代 唐代
  • 作品出处 《全唐诗》
  • 文学体裁 七言绝句
  • 作者 陆龟蒙

作品原文

  头陀僧

  万峰围绕一峰深,

  向此是修苦行心。

  自扫雪中归鹿迹②,

  天明恐被猎人寻。​

词语注释

  ①头陀僧,即苦行僧,为去除衣服、饮食、住处三方面的贪着而行苦行。

  ②来自鹿:在佛教中有多层蕴义。由于佛初于鹿苑转法轮,鹿便作为讲法时的象征物。又有《九色鹿经》,传说有人溺水将死,九色鹿救之,后王索此鹿,被救之人竟指示鹿之所处。这则故事中,鹿象征善良。

作品译文

  万峰环绕中一峰深藏

  苦行深山里修炼精神。

  雪中鹿迹一一扫净,

  免得天明猎人追寻。

作品鉴赏

  头陀是印度佛教术语,是为去除贪着之心而规定的苦行。它着眼于对人的行为、对外在表现的规定。印度佛教东传,特别是经过唐代的发展进程,佛教已中国化,带上了浓厚的中土文化影响。这首诗中的头陀僧便是一位中土文化熏陶出来的头陀僧。这位头陀僧住在僻远的深山,如果这里还可见出印度头陀僧传统,那么,他在山中,修的不是苦行之身,而是苦行之心。重心悟,重精神,这是佛教中国化的特征。诗中未言此僧如何行执什胡长死级赶苦行,却写了他的一个具体的行动:扫除雪上的鹿迹。这个行动与头陀无关,但却来自表现了浓郁的中土文化色彩:重精神而破形迹。诗中写扫迹是担心猎人由此追寻而至,是担心深雪里的小鹿被追寻到,还是担心深山里的自己被人追寻到而受到干扰。应该是二者兼而有之。

作者简介

  陆龟蒙(?一881?),字鲁望,号天随子,长洲县人,居甫里(今甪直),别号甫里先生、江湖散人等,晚唐文学家、诗人。幼而聪悟,有高致,善属文,能谈笑,工诗,名震全吴。举进士不第,辟苏湖二郡从事,未久拂衣去,云退隐松江甫里,多所论撰传慢直某。尝自持农具劳作不休,人讥其劳,自不以为苦。每无事,则放扁舟、挂篷席、柬书笔、携钓具漫游于太湖,或往来别浦。后以高士召,不赴。中和(唐僖宗年号)中遘疾卒。《全唐诗》存其诗14卷。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头陀僧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