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咏怀·木槿荣丘墓

作品信息

【名称】《咏怀·木槿荣丘墓》

【年代】三国

【作者】阮籍

【体裁】五言诗

  • 中文名称 咏怀·木槿荣丘墓
  • 年代 三国
  • 作者 阮籍

作品信息

  【名称】《咏怀·木槿荣丘墓》

  【年代】三国

  【作者】阮籍

  【体裁】五言诗

作品原文

  咏怀

  木槿荣丘墓,煌煌有光色。

  白日颓林中,翩翩零路侧。

  蟋蟀吟户牖,蟪蛄鸣荆棘。

  蜉蝣玩三朝,采采修羽翼。

  衣裳为谁施,俛仰自收拭。

  生命几何时,慷慨各努力.

作品鉴赏

  曾国藩说:"此首有冉冉将老,修名不立之感。"这正是这首诗的主旨。人生短暂,古今同忧。但怎样对待这短暂的人生,却各有不同的态度,有人抓紧这短暂时光,穷奢极欲,以增加生命的浓度;有人服食养性,企仙求银汽回武测雨设评影道,以扩展生命的长度角重更。但真正的达人君子却知道,要让生命过得有意义,唯一的办法是利用这短暂的时光做出一番慷慨的事业,以求荣名之永在。这首诗正是表达了这种情绪。也许有人认为阮籍好老、庄,处世态度多是消极,因而怀疑这种解释。但是,一个人的情趣并非是固定的,阮籍固然有不少表现消极情绪的诗,但他本来却也是颇有血气的青年,史载其"有济世来自志",又"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登武牢山望京邑而叹,于是赋《豪杰诗》。"(《失红信千晋书》本传)可见其志本不在小,以后的消极乃是时势使然,非其本志。况且《咏怀诗》中也有第三十八首《握般种陆二咏怀·炎光延万里》、第三十九首《咏怀·壮士何慷慨》这样壮怀激烈的诗篇。

  诗的开头四句是咏木槿花,也就是《咏怀诗》第五360百科十三首《咏怀·自然有成理》中提到的"日夕华",其花朝而生,见阳而盛,日夕而陨,故称日夕花,意谓其生之短。"木槿"二句是说木槿花开在丘墓之上,煌煌夺目,光色耀人,不知老之气根将至。"白日"二句写其日夕而职帝备否目齐假落,但意态翩翩,并不因零落路侧而哀。

  "蟋蟀"一联分咏蟋蟀和蟪蛄,这都是两种生命短促的昆虫,蟋蟀"初秋生,得寒则鸣"(闻人倓《古诗笺》引《古今注》);而蟪蛄更是"春生者夏死,夏生者秋死"(黄节注引《逍遥游》郭注)。蟋蟀之吟、蟪蛄之鸣都是在其生命穷蹙或行将终结之时,因此,当也可看作是对生命短暂的抗争。

  "蜉蝣"四句所咏之蜉蝣更是一种生命极为短促的生物。闻人倓《古诗笺》关备林注引《淮南子》说:"蜉蝣不饭元明茶手缩激减万过三日。"但是蜉蝣倒并不以其生为短,反而生活得有姿有采。看它"采采修羽翼",穿着华美的衣裳,正自得其乐呢。这一句典出《诗·曹风·蜉蝣》的"蜉蝣之羽,衣裳楚楚","蜉蝣之翼,采采衣服",是说蜉蝣的羽翼好似美丽的服饰。也许有人会对蜉蝣发出"衣裳军讲边低做斗结充临黄初为谁施"的疑问,但是读者且看它"俯仰自收拭"的怡然自乐的样子,就没有什么疑问了。"俯仰"句应是力度指蜉蝣自我修饰羽翼的样子:拭揩羽翼是不少昆虫和鸟类都有的动作。

  通过以上的分析,最后一联"生命几何时,慷慨各努力"就不难理解了。这二句总收全诗,有百川归海之势。"生命几何时"是就以上的木槿、蟋蟀、蟪蛄、蜉蝣的生命短促而言,"慷慨各努力"则是对它们的行为的概括和总结,它们都是在与生命抗争而慷慨努力。同时这两句也是诗联呀论门武完算胡洲人从对生物界的观察中得出的哲理,也许是对自己"冉冉将老,修名不立"的示研本八造下信照鞭策和勉励,慷慨中自有激动人心的悲凉。黄节注说:"末二句指上木槿、蜉蝣等不知生命之短。慷慨努力,谓木槿之荣、蟋蟀之吟、蟪站之鸣、蜉蝣之修也,非美之之词。"他是把此二句看作反话。认为阮籍的原意只是在感叹:虽然短暂的生命也在努力完成其一生,但这种努力终究还是无效的,无法逃脱其短暂的可悲结局。之完延解诗甚领似整如此,此诗就应有一种完全相反的解释,全诗立意也就没有积极的光彩了。这虽可为一说,但似为诗人所不取。

  全诗语言慷慨,意绪悲凉,有一种激昂向上的生命的力量,真叫人读之不得不枕戈待旦了。

作者简介

  阮籍

  (210-263)三国魏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液周红选光查三侵晶岩茶开封尉氏县)人,是建安七子之阮瑀的儿子。曾为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为人志气宏放,博览群书,尤好老子和庄子的哲学。爱饮酒,能长啸,善弹琴。文学艺术才能超群。与嵇康齐名,为"竹林七贤"之一。蔑视礼教,政治上则采谨慎避祸的态度,与司特确才思干马氏多所抵牾。阮籍的诗歌代表了他方轮的主要文学成就,诗多五言,对当时黑暗现实多所讥刺,辞语隐约,主要是五言《咏怀诗》82首。原有集13年岁卷,已佚。明代曾出现多种辑本,张溥辑有《阮步兵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作品今存赋6篇、散文较完整的9篇、诗90余首。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咏怀·木槿荣丘墓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