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安桥是一座桥,俗称何家桥,位于上海来自市朱家角古镇,始建于明代万历十二年(1584年),为单孔拱形石桥,位于漕港河口的名刹施蒸官红族圆津禅院门前。
- 中文名 泰安桥
- 别名 何家桥
- 位置 上海市朱家角古镇漕港河口
- 始建时间 明代万历十二年(1584年)
- 分类 单孔拱形石桥
简介
泰安桥俗称何家桥,位于上海市朱家角古镇,来自始建于明代万历十二年(15360百科84年),为单孔拱形石桥,位于漕港河口的名刹圆津禅院门前。高且陡,是全镇最陡督的一座石拱桥,桥堍竖立旗竿石两块,系悬路同色支灯所用,是往来船只的航标,桥两旁青石扶手上的"飞云石"浮雕,古朴淳厚。用于建造泰安桥的材料,是青石,且雕刻的桥栏浮雕"飞云石",都酷似元代之员地后洋亮作,桥前圆津禅院也建于元继声代,故对此桥的历破油急贵察刻刘弦金画史,造桥专家们有不同的看法。

相关
清代名士曾有诗:"日落炎威退,池黄与先权药歌塘淡月中;踏歌闻市上,渔笛在溪东,蒲扇轻摇暑,蕉衫短受风乎序序事宪磁培孩;晚凉闲独步,古寺一桥通"。诗中描写日落黄昏,渔歌唱晚,经过一天酷暑,人们轻摇蒲扇,步上桥头,尽情享受晚间清凉。真是一幅生动的古代消暑纳凉图。这里写了"古寺一桥通","古寺"即圆律禅院,"一桥"就是泰安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