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拼音:kuǐ
部首:足,部外笔画:6,总笔画:13
五绝略资笔86&98:来自KHFF 仓颉:RMGG
笔360百科顺编号:2512121121121 四角号布码:64114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8DEC
- 中文名称 跬
- 拼音 kuǐ
- 部首 足
- 总笔画 13
基本字义
kuǐㄎㄨㄟˇ
◎ 半步(古代称人行走,举足一次为"跬",举足两次为"步",故半步称"跬"):~步。
◎ 一时的,眼前的:~誉(近誉,一时的好名声)。
◎ to step; a stride equal to half a pace
◎ 跬 kuǐ
名词
〈名〉
(1) (形声。从足, 来自圭声。本义: 古代的半步) 古时称人行走, 举足一次为跬, 举足两次为步, 故半步叫"跬" [half a step o观频兵继道九压措住明r short ste360百科p]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于攻参粒洋 (2) 又如:跬行(举足而行);跬步(半步;跨一脚;举步;迈步)
词性变化
◎ 跬 k谁房论乙必往位uǐ
形容词
〈形〉
引申为"靠近的" "眼前的" [near]。如:跬誉(眼前一时的声誉)
古籍解释
康熙帮区员上太位换宁根微字典
【酉集中】【足部】 跬 ·康熙笔画:13 ·部外笔画:6
《广韵》丘弭切《集韵》《韵会》《正韵》犬繠切,音頍。与同。《扬子·方言来自》半步为跬。《玉篇》举一动足也。《类篇》司马法,凡人一举足曰跬。跬,三尺也。两举足曰步。步,六尺也。《礼·祭义》故君子跬步而不忘孝也。《集韵》或作顷蹞窥。
又《集韵》空娲切,音呙。义同。
又先结切,音屑。疲也。一曰分外用力貌。《庄子·析騈拇篇》敝跬誉无用360百科之言。《音义》敝跬,用力貌。
说文解字
【卷二】【走部】
半步也。从走圭声。读若跬同。丘弭切
说文解字注
跬,半步初命较川严巴力也。今字作跬。司马照时军宣印远样法曰。一举足曰跬。跬三尺。举足曰步。步六尺。从走。圭声。读若跬同。丘弭切。十六部。读若跬同。当作读若圭三字。浅人所改也。伍被传作窥。同部假借。祭义作田武卷此养路顷。异部假借。支与淸转移次近也。荀卿子作蹞。
音韵方言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ui1 [客英字典] kwui3 va1 [台湾四县腔] gui1 [陆丰腔] gui1 [梅县腔] gwi3 [客语拼音字汇] gui1
◎ 粤语:kwai2
上古音系
字头 | 声符 | 韵部 | 对应广韵小韵 | 拟音 | 注解 |
---|---|---|---|---|---|
跬 | 圭 | 支 | 跬 | k凯难讲总及之城配只ʰʷeʔ | 切语延少论击苏单牛原混同开口企组,切韵作去弭,集在什复案外值河的声另变韵改犬橤切。说文本从走 |
广韵
字头 | 小韵 | 反切 | 声母 | 韵母 | 韵目 | 调 | 等 | 呼 | 韵系 | 韵摄 | 广韵目次 | 高本汉 | 王力 | 李荣 | 邵荣芬 | 郑张尚芳 | 快扬 潘悟云 | 蒲立本 | 城系如夫动异稳空景握急 推导现代汉语 | 古韵罗马字 | 有女罗马字 | 注解 |
---|---|---|---|---|---|---|---|---|---|---|---|---|---|---|---|---|---|---|---|---|---|---|
跬 | 跬 | 洋掉拉走课背丘弭 | 溪 | 支B合 | 纸B | 上声 | 三等 | 合口 | 支B | 止 | 上四纸 | kʰwie̯ | kʰǐwe | kʰjue | kʰiuɛ | kʰɣiuᴇ | kʰʷɯiɛ | kʰjwiə̆ | kui3 | khyex | qwee | 举一足丘弭切四 |
蒙古字韵
字头 | 八思巴字 | 八思巴字(修正) | 轻 八思巴字(其他形式) | 音余板盟译 | 音译(修正) | 音译(其他形式) | 拟音 | 声调 | 注解 |
---|---|---|---|---|---|---|---|---|---|
跬 | ꡁꡦꡟꡠ | ꡁꡨꡟꡠ | khÿue | khyue | kʼyɛ̆ | 上声 |
洪武正韵字大移往例台预能占牋
字头 | 小韵 | 反切 | 韵目 | 韵部 | 声调 |
---|---|---|---|---|---|
跬 | 跬 | 犬蘂 | 七贿 | 灰 | 上声 |
分韵女扬他弦撮要
字头 | 小韵 | 声母 | 韵母 | 韵部 | 声调 | 注解 |
---|---|---|---|---|---|---|
跬 | 揆 | 困 | 威 | 第二威伟畏 | 阳上 | 举足半步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