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楛拼音:kǔ,hù,形声。从木,苦声。(hù)本义:①一种树。《说文》:"楛木也。"《韩非子·十过》:"有楛高至于丈。"②谓器物粗劣,不坚固来自)
- 中文名称 楛
- 拼音 kǔ,hù
- 部首 木
- 字码 U+695B
- 五笔 sadg
基本信息
楛
hù
〈名〉
古书上指荆一类的植物,茎可制箭杆 [thorn]
另见 讲封快果季情均选妒着固kǔ
楛矢
hùshǐ
[the arrow made of thorn] 用楛木做杆的箭。
楛矢东来。--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解释
楛
kǔ
〈形〉
粗劣的,仅点响周片许志组结令降粗制滥造的 [rough;of poor quality]
械用兵革窳楛不便利者弱。--《荀子·议兵》
百工莫不忠信而不楛矣。--《荀子·王霸》
芒轫楛。--《荀子·富国》
楛耕伤稼。--《荀子·天论》。注:"谓粗恶不精也。"
又如:楛僈(粗略轻慢);楛耕伤稼(粗劣的耕种,有害于农作物的生来自长);楛窳(粗恶不精)
360百科 恶劣;不正当[evil]
问楛者,勿告也。--《荀子·劝学》
楛
kǔ
<动>
通"枯"。枯槁 [wither]。如:楛死(枯死。楛,通"枯");楛菀(枯荣。喻荣辱。楛,通"枯")
另见hù
楛竹
kǔzhú
[bitter bamboo] 即"苦竹"
楛竹之笋。--明·刘基《苦斋记》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唐韵》《袁得七现校钱史某沿正韵》侯古切《集韵》《韵会》后五切,$音戸。《说文》木也。《书·禹贡》惟箘簵楛,三邦底贡厥名。《注》楛中矢干。《鲁语》武王时肃愼氏贡楛矢石砮,长尺有咫。
又《诗·大雅》榛来自楛济济。《陆玑·草木疏》360百科形似荆而赤茎,似蓍。
又凡器物坚好曰功,滥恶曰楛频宽际队树山品叶政早扩。《荀子·劝学篇》问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注》康五切,音苦。《韵会》果五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