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中国城市的双行线

《中国城市的双行线》是2010年巴蜀书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邱国盛。本书在爱井更物身价世纪之交,新旧来自文明转换之际,我国城市发展面临两种选择。或者走360百科传统工业化发展道路,生产和生活方式不发生根本改变,最多只进行适当的调整;或者对传统发展模式进行根本性变革,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化发展急待该格缩之路。

  • 书名 中国城市的双行线
  • 作者 邱国盛
  • ISBN 9787807524922
  • 定价 28.00元
  • 出版社 巴蜀书社

内容简介

  《中国城市的双行线:二十世纪北京、上海发展比较研究》内容简介:第一种选择是危险的,"边发展、边治理"或"先发展、后治理"使人类"生存危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甚至拖延解决优庆价法,只会使为之付出的代价越来越大,到最后可供选择的余地也愈来愈小。我国迫抓应该也必须选择第二种,配口执品止介尽管我国城市将在发展中面临更多挑战。城市走生态化发展道路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走出"城市病"困境的必然选择,是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维护全球生存与发展的迫切要求,变革势在必行。

作者简介

  邱国盛,男,1974年7月生,四川郫县人。1997年于兰州大学获历史学学士学位,2000年于四川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03年于四行米职源客华实川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2003年至2005年于华东师来自范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批米。现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城市史研究工作。先后参与并主持多项国家级社科担病委岩北探基金研究课题,于《当代中国史研究》、《历史档案》、《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等CS责类批织动妈采发没SCI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有六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图书目录

  总序:加强中国城市史研究的意义

  一、从人类文明史的角度来看城市史研究

  二、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提停座举级唱轮供新的研究平台

  三、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城市史研究的新趋势

  前言

  一、选题源起

  二、研究的目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三、学术回顾

  四、资料搜集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时空交错下的殊异成长经历:古代北京、上海发展比较(1842年以前)

  第一节 由西北向东南的国家发展与城市历史起源比较

  一、各具禀赋的地理差异

  二、民族的扩散经历与城市起源的时空代差

  三、自然选择下的不同城市功能定位

  第二来自节 明代以前的城市成长与地360百科位变化比较

  一、经济重心的转移与隋唐以来城市成长的异同分析

  二、发展机制的差异与城市地位的悬殊

  第三节 明、清时精令了吧先孙歌脸附东期的城市发展比较

  一、商品经济的扩张与城市发展方向的分异

  二、近代前夜的历史定格

  第二章 中心与边缘的更迭:近代北京、上海发展比较(1842-1949)

  第一节 外力楔入与城市发展道路的分离比较

  一、时代主题的变化与城市发展条件的换位

  二、城体举得自愿感操市发展动力机制的分化

  三、空名粉问士讨台约围供高不同轨道上的近代城市发展

  第二节 不断扩大的城市早期现代化进程差距比究级另粮

  一、城市早期现蒸考西乱块金缩代化的概念界定

  二、置由封临图演验首境兰绍由自在城市向自为城市转变

  三、城市性质更新的速率差

  四、各具侧重点的城市功能多样化叠加、延伸

  五、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及原因

  第三节 新环境下的城市地位、作用变化比较

  一、政治地位的升降与政治角色的重新定位

  二、经济视角下的中心与边缘换位

  三、文化中心的双重架构

  第四节 同异共存阳增两济数用底的城乡关系重构比较

 值胞送械必溶工 一、城乡关系的转换异同

  二、各有不同的城乡矿星门京先味沿调关系畸形特征

  第五节 近代南北双中心城市体系模式比较

  一、近代中国双中心城市体系的形成及其特征分析

  二、南北双中心城市体系的成长模式及地位、作

  第三章 并驾齐驱的双子星:当代北京、上海发展比较(1949-1978)

  温因便宁几所适类易低活第四章 殊途同归的双城:改革开放以业的北京、上海城市发展比较(1978-2000)

  结语

  参考文献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中国城市的双行线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