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臭山羊,中药材名。本品为芸香科植物日本常山的根。9~10月采收功能主治为:清热解表,行气止痛,祛过师便少她风利湿。治风热感冒,咳嗽,来自喉痛,牙痛,胃痛,风湿关节痛,痢疾,无名肿毒。①李承祜《药用植物学》:解热,祛痰。②《贵州民间方药集》:有解热,360百科驱风,表寒,发汗,催吐作用。治摆子,外治无名肿毒。③《贵阳民间药草》:清风热。治咳嗽,喉痛,牙痛,湿热痢,肾囊出汗,百日咳。④《贵州草药》:调气镇痛,清热利湿,软坚宁神。
- 中文名 臭山羊
- 汉语名称 Chou Shan Yang
- 别名 臭常山(《中国植物图鉴》),臭苗(《中国药植志》),大山羊、骚牯羊、地栀子、栀子黄(《贵州民间方药集》),和常山(《中药志》),大骚羊(《贵阳民间药草》),白胡椒、大素药(《贵州草药》)。
来源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日本常山的根。9~10月采收
性味归经
《贵阳民间药草》:辛苦,寒,无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表,行气史也急稳拉止痛,祛风利湿。饭附动结额治风热感冒,咳嗽,喉痛,牙痛,胃痛,风湿关节痛,痢疾,无名肿毒。
①李承祜《药用植物学》:解热,祛痰。
②《贵州民间方药集》:有路更步陈局战吧具南解热,驱风,表寒,发汗,催吐作用。治摆子,外治无名肿毒。
③《贵阳民间药草》:清风热。治咳嗽,喉痛,牙痛,湿热痢,肾囊出汗,百日咳。
④《贵州草药》:调气镇痛,清热利湿,软坚宁神。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高可达3米。枝条黄褐色,无毛,嫩梢绿色,疏生白色毛,旋即脱落,或平滑无毛。单叶互生;具黄色半透明的腺点,发恶臭;叶柄沟状,疏生来自白色毛或无毛;叶片菱状卵形至卵状椭圆形,长核训断3~17厘米,宽2~9厘米,先端渐尖或具钝状尖头,基部阔楔形,全缘,或有细钝锯齿。花单性,雌雄异株,黄绿色;雄花序总状,侧生于新枝基部,花轴与花柄均散生白色毛;花柄基部有卵形苞片1枚;萼筒的基部有对生卵形小苞片2枚,萼片4枚,卵形,基部愈合,边缘有毛,花瓣4,雄蕊4,与花瓣互生;雌花单生,具退化雄蕊4,子房上位,心皮4,花柱短,柱头4裂。蒴果,2瓣裂。种子黑色,近球形。花期3月。
分布区域
分布我国长江以南各地。
生长环境
生于山野末劳初均农执太。亦有栽培者。
药材性状
根较粗大,表面栓皮淡灰黄色,有时现细裂纹抗别构易图杂精丰,栓皮脱落处现类白色。断面灰白色。气特异、味苦。
用法脚探对州知扩阻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研末。外用:为末调敷。
相关配伍
①治风热汗360百科闭:臭山羊末一钱。烧酒吞服。服后盖被,使其发汗。
②治胃气痛:臭山羊五钱。煎水服。
③治风游五找死乎善进采湿关节肿痛:臭山羊炕干研末。每次一钱,用酒吞服。
④治瘰疬:臭山羊标阶末,调甜酒敷患处。(选方出《贵州草药》)
化学成份
根含和常电血战促初一父触山碱、香草木碱、香草木宁碱、香草木醇灵、茵芋碱、去甲石以将室波该和常山碱等生物碱。果实含香草木碱、茵芋碱。叶含茵芋碱、香草木碱、臭山羊碱、佛殖马实亮手柑内酯、花椒毒素、无羁萜、异山小橘萜醇、匙叶桉油烯醇葛缕薄荷醇、α-松油醇、α-蒎烯、β-蒎烯、莰烯、γ-松油烯、柠檬烯、1,8-桉叶素、香豆精严双运声、欧芹属素乙、和常山酮碱、o-甲基巴孚木季铵盐。
相关论述
1.支盾缩映今满其李承祜《药用植物学》:解热,祛痰。
2.《贵州民间方药集》:有解热,驱跟以密风,表寒,发汗,催吐作用。治摆子,外治无名肿毒。
3.《贵阳民间药草》:清风热。治咳嗽,喉痛,牙痛,湿热痢,肾囊出汗,百日咳。
4.《贵州草药》:调气镇痛,清热利湿,软坚宁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