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垃圾围村

垃圾围村是指垃圾、生来自活垃圾(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包括生产垃圾)向人们生活的村子靠近,垃圾围城"问题尚未解决  。农民越来越富,污染却越来越重。

  • 中文名称 垃圾围村
  • 指代 指垃圾、生活垃圾靠近村子
  • 危害 危害人类健康
  • 类别 新型污染

百度名片

  毒垃圾渗入土地河流,不仅损害农村人的健康,也将污色侵向般那婷着组景染城里人喝的水、吃的菜,最终将无人能够幸免 。

现象及简介

  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视和投入力度的加大,部分地区乡村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但是,你到农村去走访时会发现,垃圾围路围河、污水随意排放问题在农村许多来自地区依然普遍存在,农村垃圾治理难题亟待破解。

  外出者带室青断传汉胡可永汽师张回财富与文明,改变农村生360百科活方式

  春节前后,中国的城的声二过精殖理检市和农村经历着全球最大规模的短期人口迁移,随着归家、返工的人潮流动,曾经美丽的农村却一年更甚一年地遭遇着"垃圾洗劫"。外出的人们带回了财富,也湖市介带回了新的文明。的儿这其中,变化最大的是,最近五年,几乎每家每户都盖起了钢筋水泥结构的二、三层洋房。

  在坏京刘泥砖瓦屋时代,为了方便积肥,村民的厕亮说科界尔准才商所基本和猪舍连在一起。换成洋房后,厕所移到了室内,增加了排污排水管道。难题由此出现--由于村里并没有统一规划,各家的污水便到处乱排。有的排到附近的田里,有的则直接排到了河中。富起来的乡亲们值解据范层答还也开始消费工业品,化肥、农药、吃完就扔的罐头、各种包装精美的食品以及橡胶、电池、玻璃等各种化工产品都无一例外地进入了村庄周知的是,在城市,垃圾增长速度堪与GDP比机当谁还政亮渐草肩,2007年,上海市生活垃圾相当于5个金茂大厦的体积。三年前,把北京市的生活垃圾堆起来,相当于一个景山的体积。而今当然更甚。

  城镇垃圾转移农村 加剧环境恶化 众所周知的是,在城市,垃圾增长速度堪与GDP比肩,2007年,上海市生活垃圾相当于5个金茂大厦的体积。三年前,把北京市的生活垃圾堆起来,相当于一个景山的体积。而今当然更甚。在农村,这一速度同样惊人,卫生部调查显示,目前农村每天每人产生的生活快万贵百却垃圾量为0.86公斤,全快流国农村每年的生活垃圾量接近3亿吨,而这还不算那些由城市转移到农村的垃圾--统计数据显示,至少85%的城市垃圾,也被掩埋在了乡村。 问题随之而来。城市垃圾起码会有转运处理,而农村垃圾却无人顾及。乡亲们有的倒在里敌效技脱屋角,有的倒在田埂上,号要此有施认逐积杀乙有的则干脆倒入门前的小河里。小河由清转黑,往日的盈盈碧水,如今境造保岁味因审酸她走经却成了不忍目睹的垃圾场。而肥沃的耕田,有的也泛起了阵读自了叫阵恶臭。村里老人忍不住哀叹:好好的一个村,就这么毁了。农村垃圾处理经费不足,处理方式落后

  据了解,建成一个正规的垃圾填埋场需要上千万元的资金,靠村镇几乎是"不可完成"的任务。由于农村垃圾治理长期被视作一兴只美项公益性事业,其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及地方财政。在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农村经济普迫方遍困难的现状下,垃圾处理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目前农村垃圾处理主要有卫生填埋、堆肥、焚烧三种技术。"弋阳县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负责人表示,有机物含量高的垃圾可作高温堆肥,当前农村大部分青壮劳力外出打工,留守农民很少堆肥;焚烧处理方式较好,但投资、运行成本高;卫生填埋尽管不能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和能源化,但成本低、易于操作,对于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较为实际。

环保书阶如何进村

  春节期间,南方日报来自记者驱车深入粤东西北地区,随机采访了韶关、清远、湛江、茂名、潮州、揭阳、河源、汕尾等几个地级市的20多个村落,发现"垃圾围村"情况触目惊360百科心。而就在日前,人民日报记者在湖南省常德市的乡村走访时也发现,美丽的乡村,同样遭遇垃圾围村、污水横流的尴尬困怀建在风待传响境。从早年的"垃圾围村",到如今一些地方几乎"垃圾埋村",中国乡村千百年来似乎"不成问题"的生活垃活督未便信头扩现已束厂圾污染问题,近些年成为一个迫切的社会热点和难点。

  世界上有一样东西会只增不减,那就是令人窒息的垃圾。去年,当愈演愈烈的"垃圾危机"再举眼次让意大利蒙羞时,法国也因为环卫工人参加罢工而出现了"垃圾围城"的尴尬。更可怕的是,垃圾已经从一座座的水泥森林向人们心目中那片纯净的桃花源蔓延。人们都说,农村空气质量好,种出来的食物无公害,但是,当你看到这些污水横流的土地,臭气熏天的河流,苍蝇飞舞的鱼塘,你还能对那里生产出来的食物抱多大的信心?除了农村自己制造出来的生活垃圾外,城镇垃圾向农村转移,加剧了环境恶化;养殖业污水不经处理直接依征刑厂丰排放,污染饮用水源;威衡观画课乡等工业"三废"危害农田,同样带来安全隐患……如果人们认为"垃圾围村"只是农村人的事,那显然错了,农村环境污染同样在影响着城里人的"菜篮子"、"米袋子"和"水缸子"的安全。

  "垃圾围城"问题尚未解决,"垃圾围村"又迫不及待地出现。城市垃圾是因时儿则友蒸香为地方逼仄实在不能忽军快查终视而不得不摆在人前,而广袤的农村地区却因为幅员辽阔,想看不见就权当没看见。长期以来,环卫工作都是重城市轻乡村,不要说村一级,就是乡镇一级,环卫设施建设的投入也是严重不足,导致不少乡么破具量贵吃绍话守安国镇的垃圾清运设施不足,垃圾处理没有场所和设施。因此,只好乱堆乱放,甚至于想出利用"河水冲走垃圾"、"空气蒸发污水"的"处理"办法来。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设施缺乏的同时,收运处理体系还基本上未建立起来,农村环境卫生管理与监测体系处于空白。继续照这样发展下去,"垃圾埋村"恐怕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

垃圾成堆

  村收镇运县处理,这是我国在农村垃圾处理基础设施不足的武妈场至愿轻核本永独情况下探寻的一条村镇垃圾处理模式。然而在一些地方,等国家投入、靠政府处理、要群众补贴成了村镇垃圾迟迟得不到解决专管减散春乎的紧的原因。处理农村垃圾的方法总是多样的,农村垃圾比城市垃圾容易解决的原因在于,农村垃圾可以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农村既是垃圾的产生之地,又是部分垃圾的利用之地,具备垃圾循环利用的有利条件。关键问题在于有没有这样的投入。改变对农村资源的长期汲取,转而反哺农村和农业,在资金、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等方面向农村倾斜,恐怕是解决"垃圾围村"的根本方法。"如果今天我们没有合理地对待垃圾处理,明天,我们就将成为站在分它适劳都犯它旧局述垃圾上的民族。"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之词!

  化解污染源 给力贫困村

  房弱选夜呼代论质载孩次突围之路

  在受访的村民中,多数人认为农村污染是因为农村贫穷所致:没有钱建垃圾处理站,没有钱请人打扫村道,没有钱让进山收垃圾的拖拉机跑勤士频决赵一点,没有钱去整治已经污秽的母亲河……

湛江改造后的农村

  但在记者随机走访的村粉沉风直的据固困态响落中却发现,有一些村庄即使是典型贫困村,却仍然环境洁净,井然有序,让人看到了农村卫生环境整治的突围之路。

  湛江市民安镇▶▶集资建舍统一饲养畜禽

  民安镇新安村委会北边村位于东海岛西部,全村总人口862人,耕种面积263.50亩,人均只三分地,是海岛边上的省级贫困村。

  北边村民小组长陈如敏无奈地对记者说,"以前,大家嫌我们这里穷,环境差,出去就不回来了;年轻人出外工作,找了女朋友,不敢带回家,因为一回来,就吹了。"

  2005年,北边村被列入湛江市开发区首批茅草房改造试点村庄,"每家每户都进行改造,都是邻居们互相帮忙,不用出工钱,吃顿好的就行。"陈如敏说,不到2个月,全村茅草房改造完毕;2006年,还投资完成了全村的排污系统工程,污水随意排放的历史一去不复返。

  据了解,截至目前,北边村共计拆除无人居住的茅草房、香火房、危房23座,改造了杂乱无序的牛棚和闲杂屋,建成4个垃圾池统一处理生活垃圾。

  如何在生产中保持环境整洁,特别是避免多数农村道路上牛粪、家禽粪便的"地雷"?据陈如敏介绍,北边村早前就投资了5万元统一规划集中建起牛棚36间,鸡鸭等家禽也统一饲养,避免了在村里随意放养带来的卫生问题;还成立了北边蔬菜经济合作社,以"合作社+农户"的方式经营管理,计划建成195亩无公害蔬菜基地也已初具规模。为了项目的启动,村民自筹资金35万元,其中村民自发捐款13万元。

  揭东县玉湖镇▶▶厌氧池净化生活污水

  一走进揭东县玉湖镇姑山村,记者看到六米多宽的村道两旁种满了树木。整个村里路面基本全部硬底化,村委会门前的文化广场上,有村民正在打乒乓球。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位吴姓村民,他说,"我在深圳打工,过年回来发现村里的变化还是挺大的,村里干净了不少,和大城市比起来也不逊色。"

  老吴告诉记者,镇政府给姑山村修建了几个"厌氧大池"来净化生活污水。"因为管道都铺设在地下,在修建的初期我们都还不清楚这个池子有什么用。后来才发现,厌氧池修好了之后,蚊虫少了很多,村里也没有了臭味。看到成效后,大家都很支持这个污水处理工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据了解,玉湖镇的厌氧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是参照江浙地区经验,采用厌氧发酵和兼氧过滤相结合的方法。农村生活污水经过三级化粪处理后,通过排入小片区化粪池或者厌氧大池。在经过厌氧大池沼气净化处理后,污水基本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的要求,实现污水无害化处理。

  玉湖镇党委副书记林陈明告诉记者,修建厌氧池"平均每家每户成本不足2000元,而维护的成本更低,一年只需要几百块钱。去年,经过当地环保部门的检测,姑山村的地下水已经达到可饮用的标准。"目前这种无动力厌氧池已经在全镇19个村进行了普及推广,下一阶段将准备在揭阳全市进行推广。

  阳山县坑塘村▶▶驻村干部建新垃圾池

  干净的村内硬化巷道、供村民休闲的小绿地、修葺一新的福利院、完善的排污系统……记者走进阳山县坑塘村时眼前一亮。

  坑塘村位于神笔山腹地,是清远市的边远山区村,属省级贫困村,年人均收入只得5040元。该村现有465户,2500元以下的贫困户140户、480人。

  "原本也存在村民随意丢弃垃圾导致脏乱差的状况",该村支部书记陈九玲说,自对口坑塘村以来,省委办公厅先后建起了粤北山区第一所村级福利院,从6.8公里开外的大山引水解决1100多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改造自然村道9.5公里。"道宽3.5米,有专门的人打扫。村容和贫困户的落后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农村的垃圾处理问题一直是扶贫项目的考虑。"驻村干部郑培基说,但初时并不成功。

  据介绍,扶贫工作组原本在坑塘村建了三个垃圾池试点,由于村民不愿意安在家前屋后,所以选在路旁的垃圾池距离村民生活较远而并未发挥很大的作用,也对村庄周围的环境造成影响。同时,县、镇垃圾回收机制缺失,存在断层,所以效果不理想。

  "我们后来考察了许多地方,咨询了专家意见,工作组特地设计了符合实际的山区村垃圾池。"郑培基向记者介绍创意,新垃圾池必须具备倒垃圾、回收及就地焚烧等三个功能,"山区的农村垃圾主要是餐厨垃圾,因此我们的垃圾池有盖的,当中一边放可回收物,另一边是有斜坡梯度的容器,斜坡下端连接了有防护措施的焚烧炉。"

  据悉,该村目前先在岩一、岩二自然村计划试点设置六个新型垃圾池,每个造价2000多元,日常人工维护费用每月400多元。村民冯发娣说,"家门口就可以倒垃圾,又干净,大家都乐意"。

  "在山区村采取统一填埋垃圾的做法成本会比较高",郑培基说,试点完成后,将在全村铺开20个新型垃圾池。

结语

  改变对农村资源的长期汲取,转而反哺农村和农业,在资金、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等方面向农村倾斜,恐怕是解决"垃圾围村"的根本方法。"如果今天我们没有合理地对待垃圾处理,明天,我们就将成为站在垃圾上的民族。"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之词!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垃圾围村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