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机械制图(电子工业出版社)

《机械制图(电子工业出版社)》是201研植毛温也2年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胡志新,徐九南。"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鱼解卫首脸案即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部分、投影作图基础部分、机械制图部分来自。本书基于最新颁布的讲破国家标准进行编写,以掌握基本理论、强化实际应用、培养基本技能为重点,重视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与综合能力。主要内容包括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投影基础、组360百科合体、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标准件和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计算机绘图简介和附录等。

  • 书    名 机械制图(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4
  • 作    者 胡志新,徐九南

那食护儿源是军本信息

  作 译 者:胡志新,徐九南

机械制图(电子工业出来自版社)

  出版时间:2012-04千 字 数:302

  版 次:01-01页 数:192

  开 本:16(跑普字响185*260)

  出 版:电子工业出版社

  I S B N :9787121158797

图书简介

  "机械督由制图"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操信挥呀办另夜育达接即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360百科部分、投影作图基础部分、机械制图部分。本书基于最新颁布的国家标准进行编写,以掌握基本理论、强化实际应用、培养基本技能为重点,重视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与某般宽正史举座宜了展综合能力。主要内容包括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投影基础、组合体、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标准件和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计算机绘图简介和附录八话冲题任析老多银按等。

图书目录

  目 录

  第1章 制图标准及绘图方法(1)

  1.1 国家标准来自有关制图的基本规定(2)

  1.1.1 图纸的幅面和格式(GB/T14689-2008)(2)

  1.1.2 标题栏(GB10609.1-2008)(3)

  1.1.3 比例(G当清鸡乱烈B/T14690-1993)(4)

  1.1.4 字体(GB/T14691-1993)(5)

  1.1.5 图线(G通定河还甚B/T4457.4-2002、GB/T17450-1998)(6)

  1.1.6 尺寸注法(GB/T4458.4-2003、GB360百科/T16675.2-1996)(8)

  1.2 手工绘图工具和仪器的使用(14)

  1.2.1 图板、丁字尺、三角板(14)

  1.2.2 铅效关搞笔(16)

  1.2.3 圆规和分规(16)

  1.2.4 其他常用绘图工具(17)

  1.3 几何作图(18混诗视由良那拿思)

  1.3.1 任意等分线段(18)

  1.3.2 等分圆周和作正多边形(19)

  1.3.3 圆弧连接(20)

  1.3.4 斜击开度和锥度(21)

  1.4 平面图形的分析及画法(22)

  1.4.1 尺寸分析(22)

  1.4.2 线段分析(23)

  1.4.3 平面图形的画买次水木类引卷音图步骤(23)

  1.4.4 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24)

  1.5 绘图的方法和步骤(25)

  1.5.1 仪器绘图(25)

  1.5.2 徒手绘草图(样乙官图何杆德农另26)

  小结(27印杆落件某议商获)

  练习题(27)

  第2章 投影基础(28)

  2.1 投影法及三视图的形成(29)

  2.1.1 具文延准认著关化血投影法的概念(29)

  2.1.2 投影依前法的分类(29)

  2.1.3 正投影的基本性质(30脸例)

  2.1.4 三视图的形成(31)

  2.1.5 三视图之大浓移影龙修十同间的关系(33)

  2.1.6 三视图的作图方法与步骤(33)

  2.2 点的投影(34)

  2.2.1 点的三面投合型了区里破是影(34)

  2.2.2 点的投影与直角坐标的永欢龙节车末息关系(34)

  2.2.3 点的种类及其投影(35)

  2.2.4 两点的相对位置及重影点(36)

  2.3 直线的投影(37)

  2.3.1 直线的三面投影(37)

  2.3.2 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38)

  2.3.3 两直线的相对位置(40)

  2.3.4 直线上的点(42)

  2.4 平面的投影(42)

  2.4.1 平面的表示法(42)

  2.4.2 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43)

  2.4.3 平面内检集希缺光续思罗孙的点和直线(45)

  小结(46)

  练习题(47)

  第3章 组合体(48)

 情保升蒸身临适展依 3.1 组合体的形体分析(49)

  3.2 组合体的画法(51)

  3.2.1 叠加式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51)

  3.2.2 切割式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53)

  3.3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54)

  3.3.1 标注组合体尺寸的基本要求(54)

  3.3.2 组合体的尺寸分析(54)

  3.3.3 组合体尺寸标注中应注意的问题(55)

  3.3.4 组合体尺寸标注的步骤(57)

  3.3.5 常见结构的尺寸注法(58)

  3.4 读组合体视图(58)

  3.4.1 读图的基本知识(59)

  3.4.2 叠加式组合体视图的阅读(60)

  3.4.3 挖切式组合体视图的阅读(61)

  小结(63)

  练习题(63)

  第4章 轴测图(64)

  4.1 轴测图的基本知识(65)

  4.1.1 轴测图的形成(65)

  4.1.2 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65)

  4.1.3 轴测图的分类(66)

  4.2 正等轴测图(66)

  4.2.1 正等轴测图的形成、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66)

  4.2.2 平面立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67)

  4.2.3 曲面立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69)

  4.2.4 组合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71)

  4.3 斜二等轴测图(72)

  4.3.1 斜二等轴测图的形成、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72)

  4.3.2 平行坐标面的圆的斜二测(72)

  4.3.3 画法举例(73)

  4.4 轴测剖视图的画法(75)

  4.4.1 轴测图的剖切方法(75)

  4.4.2 轴测剖视图的画法(76)

  小结(77)

  练习题(77)

  第5章 标准件与常用件(79)

  5.1 螺纹(80)

  5.1.1 螺纹的形成、主要参数和结构(80)

  5.1.2 螺纹的规定画法(83)

  5.1.3 常见螺纹的种类和标注(85)

  5.2 螺纹紧固件及其连接(87)

  5.2.1 螺钉连接(88)

  5.2.2 螺栓连接(90)

  5.2.3 双头螺柱连接(91)

  5.3 键、销连接(92)

  5.3.1 键(92)

  5.3.2 销(93)

  5.4 滚动轴承(94)

  5.4.1 滚动轴承的结构、分类和代号(94)

  5.4.2 滚动轴承的画法(96)

  5.5 齿轮(96)

  5.5.1 圆柱齿轮(96)

  5.5.2 锥齿轮简介(100)

  5.5.3 蜗杆、蜗轮简介(101)

  5.6 弹簧(101)

  5.6.1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各部分名称和尺寸关系(102)

  5.6.2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画法(102)

  5.6.3 螺旋压缩弹簧的作图步骤(103)

  小结(104)

  练习题(104)

  第6章 零件图(105)

  6.1 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106)

  6.1.1 零件分类(106)

  6.1.2 零件图的内容(107)

  6.2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和尺寸标注(108)

  6.2.1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108)

  6.2.2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109)

  6.3 零件结构的工艺性简介(112)

  6.3.1 零件上的铸造结构(112)

  6.3.2 零件上的机械加工结构(113)

  6.4 零件图的识读(116)

  6.4.1 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116)

  6.4.2 读零件图举例(116)

  小结(118)

  练习题(118)

  第7章 装配图(119)

  7.1 概述(120)

  7.1.1 装配图内容(120)

  7.1.2 装配图的表达方法(121)

  7.1.3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124)

  7.1.4 装配图的零件序号和明细栏(124)

  7.2 部件测绘及装配图的画法与步骤(127)

  7.2.1 部件测绘(127)

  7.2.2 装配图的画法与步骤(129)

  7.2.3 装配工艺结构的合理性(131)

  7.3 读装配图和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134)

  7.3.1 看装配图的要求(134)

  7.3.2 看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134)

  7.3.3 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137)

  小结(140)

  练习题(140)

  第8章 计算机绘图简介(141)

  8.1 计算机绘图的基本知识(142)

  8.1.1 概述(142)

  8.1.2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概念(142)

  8.1.3 计算机辅助工程绘图(143)

  8.2 AutoCAD 2008版简介(144)

  8.2.1 AutoCAD 2008的界面组成(144)

  8.2.2 图形文件管理(148)

  小结(150)

  练习题(150)

  附录A(151)

  参考文献(181)

图书前言

  前 言

  "机械制图"是机械类及近机械类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担负着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能力的重要任务,为后期计算机绘图做重要铺垫。工程图样被喻为工程界的技术语言,在工程类人才培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课程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学生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效果和质量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培养学生具有工程意识(实践、协作、管理、市场、创新等)和工程设计能力(工程规划、设计、技术标准等),尤其是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将发挥较大的作用。

  在21世纪之前,我国"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内容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部分、投影作图基础部分和机械制图部分,注重学生尺规作图基本功的培养,制图课程的授课时数根据专业不同大约在120~220学时范围内,可谓是慢功出细活。21世纪以来,各类专业都在进行课程的优化和整合,以扩大教学内容的知识量、信息量和先进性,同时授课时数又在锐减,大约在50~120学时范围内,计算机绘图也已从二维平面绘图发展到现在的三维造型直接转成二维出图,高科技带来高速度,高速度形成快节奏,形势逼人,迫使制图课的内容必须重新整合,调整侧重,基础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

  本教材基于最新颁布的国家标准进行编写,充分考虑学生特点,以掌握基本理论、强化实际应用、培养基本技能为重点,重视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与综合能力。按照50~90学时的授课学时数编写,主要内容包括: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投影基础,组合体,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标准件和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计算机绘图简介和附录等。本教材既适用于机械类各专业的制图教学,也可供非机械类、近机械类相关专业作为工程制图教材使用。

  本教材由胡志新、徐九南担任主编,由姜毅、程键担任副主编。胡志新编写第1章,姜毅编写第4章,徐九南编写第5章,程键编写第7章,陈晖编写第3章、第6章,尹志安编写第2章、第8章和附录。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有关单位的热心支持,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加之时间较紧,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机械制图(电子工业出版社)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