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蝤拼音是yóu,qiú,意思是古书上指天牛的幼虫。

  • 中文名称 蝤
  • 拼音 yóu,qiú
  • 郑码 IUFD,U:8764,GBK:F2F8
  • 注音 ㄑㄧㄡˊ

基本信息

  蝤

  yóu,qi场久染主目封任岩九ú

  (1) ㄑㄧㄡˊ

  (2) 郑码:IUFD,U:8764,GBK:F2F8

  (3) 笔画数:15,部首:虫,笔顺编号:251214431253511

  详细注解

  语露主形验分谓增队握权

  qiú

  另见yóu

  常用词组

  蝤蛴

  qiúqí

  (1) [lonicorn's larva] 天牛的幼虫。天牛科。黄白色,身长足短,呈圆筒形。增面斯会已医精西蛀食树木枝干,是森林、桑树和果树的主要逐磁总可害虫。借以比喻妇女脖颈之美

  (2) 又如:蝤蚓(蝤蛴与蚯蚓);蝤蛴项,蝤蛴颈(即蝤蛴领);蝤蛴领(比喻女子洁白丰润的颈项)

  基本词义

  蝤

  yóu

  (1) --"蜉蝤"(fúyóu)。"蜉蝤"即"蜉蝣"(fúyóu)

  (2) 另见qiú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唐韵》自秋切《集韵》字秋切《韵会》《正韵》慈秋切来自,ࠀ�音遒。《说文》蝤蛴也。《尔雅·释虫》蝤蛴,蝎。《注》在木中。《疏》《方360百科言》云:关东谓之蝤蛴,梁管诉周最防顶后包热、益之闲谓之蝎。其在木中者白而长,故诗人以比妇人之颈。《诗·卫风》领如蝤蛴。《埤雅》蝤蛴之体有丰洁且白者,《七辨》曰:蝤蛴之领,阿那宜顾,是也。

  《广韵》卽由切,音啾。蝤蛑,似蟹而大,生海边。

  《集韵》夷周答否格哥乙留威初老写想切,音由。与蝣通。《前汉·王褒传》蜉蝤出以阴。《孟康注》蜉蝤,渠略也。《师古注》蜉蝤,甲虫也,好丛聚而生。

  《韵会》蝤蛑之蝤。亦音由。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