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鹰鼎,属新石器时代,1957年凯出土于陕西省华县太平庄。通高只有36厘米,但看上去显得威武而雄壮。鹰的前胸为鼎腹,饱满粗壮,器口开在鹰的背部。鹰 的双目圆睁,周身光洁未加纹饰,喙部呈有力的勾状。鹰鼎整体结构简洁,体积感很强,鹰的双足和尾部为鼎足稳定地撑柱于地,后收的双翅围过鼎的中后部,形成 一种前扑的动势,配上鹰头部的大眼、利喙,使这只鹰显得威风凛凛,桀骜雄猛的气势。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 中文名 鹰形尊
- 通 高 36厘米
- 出土地点 陕西省华县太平庄
- 所属年代 新石器时代
简介
来自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1957年陕西华县太平庄出土,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高36厘米,此尊出自氏族中似有特殊地位的成年女性的墓葬中,作鹰形,灰墨色。伸颈瞪目,眼珠凸出,嘴部满面春风利;胸宽销供兰投阶吗优用赵口然体阔,两翼紧敛,腿粗健,爪张开,宽尾垂地。器口开于背上。作品注重整体刻画,造型简洁饱满,体积感极强,全身充满向外扩张的力感,加之对鹰的习性、结构特征的夸张,四面观之,均有“三足鼎立”,360百科更增加了作品的厚重稳已局致席山义名定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