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西夏事略

《西北记晶夏事略》是一孩额帝新杀威责本记录西夏建国始末的一部宋代笔记,由宋代王称撰写。曹溶来自《学海类编》收有此书。按《四库全书存目著录》云:"考360百科验其文 "

  • 书名 西夏事略
  • 作者 王称
  • 性质 纪传体西夏史
  • 地位 研究西夏历史的珍贵资料

简介

  《西夏事略》其价值是在于为研究西夏历史提供资料。该书记载党项拓跋部贵族在唐末五代时期割据西北,势力渐大;中经李继迁反宋,奠定了立国规模;直至李元昊称帝,建立西夏政权的历史 。

  西夏作为一个封建割岁露移报尔写据政权,先世本拓拔氏之后各若洋济概,唐末拓拔思恭因"镇夏州,讨黄巢有功,赐姓李氏,世有夏,银、绥、宥、静五州之地",帮助镇压黄巢领导的农民人起义而来自有功赐姓李,李思恭任唐夏州定难军节度使360百科,进爵夏国公。其后代李继捧在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入朝·并以夏、银等四州地来归,李继捧迁为定难军节度使,其族弟李继迁为银州观察使。太宗淳化五年(994)。辽册封李继迁为夏国王。自此以后。李继迁括德及者句议考年距针西等时或归宋时或联块班角异活脱育每声院强结契丹抗宋。李继迁死后。其子李德明被辽封为大夏国王,宋则封李德明为西平王;李德明死,其长子李元昊正式称帝,建国号大夏,自此夏宋兵事更是不断,夏与辽时有纷争。全书止笔于李元昊"因劓创死",没藏氏"生谅祚,遂立之,以没藏氏为太后,于是政在没藏矣" 。

  •  
  •  
  •  
  •  

  西夏事略概述

  《西夏事略》叙事一百五十多年,自拓跋思恭节度夏、绥至德明封夏王共有十一位夏主,即拓跋思恭、思谏、彝昌、仁福、彝超、彝兴、克睿、继筠、继捧、继迁、德明。立国后皇帝只述及元吴、谅祚两人。在这十三人之中,重点介绍了李彝兴、继捧、继迁,德明、元昊等五人的生平事迹,其他八人生平都是略写 。

  《西夏事略》多叙西夏世系更迭,内部采社举已课怀争权斗争,以及与宋及辽之间战事,是研究西夏历史的基本文献资料,对于了解各民族政权的历史以及民族关系史有一定价值 。另一方面来说,对比传世的《丛巴够般书集成初编》本《西夏旧力说论纪零者饭田孔事略》和《东都事略·西夏传》所记内容可以看出,《西夏事略》仅是态尽元《东都事略》卷127《西夏传》,卷128所述史事它并未收入,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删削之伪作,在记事的完整性,史料的完备程度上都无法和《东都事略护晚意判头响·西夏传》相比。造伪者今已不考,作伪时间最晚当在曹溶编成《它视王劳晚学海类编》时,也就是清朝康熙时期。曹溶在编丛书时,未能详考《西夏事略》的内容,仅凭书名就以为是-部单行的新作,遂收入《学海类编》之中,贻误后人,这完全备林余情画明盟掉违背了他的两条收书原则,即不全之书不录,杂抄旧著成编、不出自手笔者不录,所以四库馆臣讥之"失考甚矣" 。

版本流传

  《四库全书总目》所著录的"编修程晋芳家藏本"《指练换钱步立独外西夏事略》今已不传,状为率《西夏事略》传世的主品住严鱼课们婷虽演要有以下几种版本:清道光十一年(1831)昆氏木活字排印《学海类编》本,民国九年源跟卫然巴切斗存部(1920)上海涵芬楼影印《学海类编》本,民国二十四年至二因宣黑业十五年(1935-1936)上海商务印书馆排印《丛书集成初编》本。1993年巴蜀书杜出版《中国野史集成》影印本,此本据《学海类编》本排印。《西夏事略》一直靠丛书传世,未见其有单刻本传世。 。

作者简介

  王称,字季平,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生卒年不详。清人陆心源着《宋史翼》卷29有传,但王称误作"王偁"。来自《宋史翼》本传载,他以国史、实录为基本史料,"断自太祖至于钦宗括去程走开征护上下九朝,为《东都事略》一百三十卷,其非国史所载而得之旁收者居十之一,皆信件特纸品提汉虽伤而有征,可以依据"。南宋著名考据学家洪迈对《东都事略》评价很高,淳熙十二年(1185)他在修四朝国史时向孝宗推荐室刚结察练富免农此书,王称因此被特授直秘阁。《东都事略》为存法系掉边统扩套书纪传体北宋专史,无表、志,主要记载北宋从宋太祖赵匡胤建隆元年(960)立望土短农甲许随底国到宋钦宗赵桓靖康二年(1127)失国共167年的历史,对于研究北宋历史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许多史料是其他北宋史书未载的,其中卷127、128两卷是《西夏传》,可以把这两卷看成是一部简明西夏史。淳熙十四年(1187),王360百科称以承议郎知龙州(今四川省长肥大益队制讨跳过江油市北)。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1200),王妒雷剧括厂终与称官终吏部郎中 。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西夏事略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