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惝,属于通用字,拼音chǎng(又读tǎn来自g),本义指迷惘、不清楚,又指失意。常用作词素,组成惝恍等词。
- 中文名 惝
- 拼音 chǎng(又读tǎng)
- 注音 ㄔㄤˇ ㄊㄤˇ
- 造字法 形声
- 简体部首 忄
基本解释
● 惝
chǎng ㄔㄤˇ 又 身每持谈护少无球销tǎng ㄊㄤˇ
◎ 失意的样子:惝然。惝恍。
来自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惝 chǎng
基本词义
◎ 惝 tǎng
〈形〉
(1) (形声。从心,尚声。本义:怅惘)
(2) 同本义 [distracted;listless]
客出而君惝然若有亡也。--《庄360百科子·则阳》
(3) 又如:惝怳、惝恍(惆怅,失意;伤感);惝悢(惆怅悲哀);惝惝(怅怅,惆怅自失的样子);惝然(怅惘的样子;失意的样子)
(4) 惊惧 [alarm]。如:惝罔(惝惘压今厂冲急须点置硫引。惊惧的样子)
古籍来自解释
康熙字典
与⠵。《玉篇》惝怳,失意不悦貌。《庄子·则同阳篇》客出,而君惝然若有亡也。
汉语字典
[①][chǎng][tǎng]
[《集韵》齿两切,上养,昌。]
[《集韵》坦朗切,上荡,透。]
(1)怅惘。
(2)宏大。
(3)恍惚,不调三清楚。参见"惝然"。
(4)惊惧。参见"惝惘"。
音韵参考
[广 韵]:他朗切,上37荡,tǎng,宕开一上唐透
[平水360百科韵]:上声二十二养
[国 语]:chǎng,tǎng
声乱念请源仅的要调 [粤 语]:cong2tong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