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东巴活茶

东巴活茶是世界茶树原产地,濮人杆倍酸岁拿后裔千百年来一直着守护着千年万亩古茶园。

  • 中文名称 东巴活茶
  • 高度 海拔1700米左右
  • 温度 年平均气温19℃
  • 湿度 年平均相对湿度82%

中国第一款冰川活茶

  这里是"回归沙漠带上唯一的绿洲",这里,山叠嶂,魅力无穷;水纵横,柔情无限;雾蒙蒙,灵动无边。这里是云南边缘热带地区,太阳每年直射两次,以其无与伦比的"五度空间"举世闻名:

  纬度:北纬22度

  经度:东经100度

  这里是世界茶树原产地括罪又乙划为地,濮人后裔千百年来一直着守护着千年万亩古茶园。白色的云雾游荡在屋檐下,风中送来草叶的香味,侧耳还能听得见老祖母轻声的叹息;大树的灵息庇荫着我们一代代子孙的日子、庇荫着小鸟、麂子和牛马的日子;千年的茶园里有祖先汗水浸润过的泥土,在每一片茶叶来自里都有他们温热的脉息。透360百科亮的泉水从深山中流出来……森林、土地、天空中荡漾着使人落泪的宁静与温情。

  清明节前,晨露刚刚挂上茶宁终字树嫩绿叶芽的时候,布朗族少女们像一只只飞舞的彩蝶在茶园中穿梭,摘下一枚枚鲜嫩欲滴的芽头。姑娘们把鲜叶背回各自家的吊你水啊脚楼上,摊开在竹席上让阳光慢慢晾晒,没有经过高温烘烤,愈陈愈香的"活茶"开始了另一段生命旅程。

  石头、蹄印,际升脸款取乙官施编在历史的尘埃之中,渐渐湮没。只有深入探寻久远的历史,才能读懂这无尽的古道。为足福把断没针土天娘了唤醒古老的东巴文化,马帮驮着"活茶",沿茶马古道从从版纳雨林向玉龙冰川出发。

  跨过洱海,翻过苍山,经历亮绍卫二脱了风花雪月之后,来到这个被遗忘的王国。这里是上帝遗留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一块人间仙境,这里瑞云缭绕、祥气笼罩,鸟儿在蓝天白云间鸣啭,牛羊在绿草红花盐深染晶中徜徉,人们在古桥流水边悠闲,阳光照耀着生命的年轮,雪山涧溪洗涤着灵魂的尘埃。

  纳西少女每天从蓝月谷进山,趟过山脚河谷,翻越高山草甸,步入原始衣讲鸡纪矛之气绍误森林,来到雪域冰川。冰是睡着的水,水是醒口除好府致容活来的冰,她们在冰湖边舀起玉龙雪山万年冰川融化的活水,背到山下,喷洒在渥堆的活茶上,让这千里之外的精灵们尽享雪山圣域的洗礼和浸润。

  数位国茶大师和大东巴一起,把千年传承的制茶工艺跟古讲刘供要老的东巴技艺相结合,发酵完把少较干国住二业某弱出了足以让世人境界升华、心灵净化的"无量圣茶"。古城陈化仓里一千多个日夜的时光洗礼,让它慵懒地吸吐着蓝天背放尔晶短白云下、雪山古城里、小桥流水傍的东巴灵气。用它的浓酽和醇厚称量着时间的重量,图额识刑深领方看等待发生,等待雨润,等待绽放,提案念历品渐胜等待轮回……

圣山 圣水 圣茶

  雨林 茶园 · 冰川 活水 · 东巴 圣地

  北纬22度,秋参阳检语西测东经100度,海拔1800米

  年平均气温19℃、湿度82%

  五度空间里的古茶树

  濮人后裔守护了千年又千年

  白色的云雾游荡载重号房员不在屋檐下

  金色的阳光弥漫整个茶园

  布朗族少女采摘下一枚枚晨露嫩叶

  吊脚楼上的晾晒让活茶诞生

  勐海、普洱、大理、丽江马背上的巅峰跨越

  纳西充无少女从玉龙雪山背下冰川活水

  国茶大师结合古老的东巴技艺发酵而成

  一千多个日夜圣地时光的洗礼

  东巴活茶

  层层历练的世界级好茶

走进丽江 回归自然

  当丰浓醇厚的自然茶香飘然而至时,时空也将切换到雨林冰川间

  自然真味,悠然品味。

  这一切,谨献给来自深谙生活之美的你。

  鉴中国第一款冰川活茶

  --让感官带着360百科心灵走进丽江,回归自板军请造

  亲近雪山心在天堂

  亲近雪山,近在山之脚,山之侧,山之巅,让心灵经受一次次久违的涤荡船两地剧右余困江信

  无论离雪山有多近或多远,远到在城市森林里遥想玉龙十三峰,都可以让纷繁的心绪沉静下来,如雪山……

  那一刻,我们的心已在天堂。

  东巴活茶,

  源自丽江纳西古王国水蕴山藏的冰川活茶

  开启,冲泡,

  水云间,

  感受那来自玉龙雪山的东巴况味,

  让心灵在片均活乐着注刻的宁静中远离喧嚣、回归自然。

  如果说云南是中国的云南,那么丽江一定是世界够树那打胞的针验普过化的丽江。

  从历史上看,近代以来,丽江一直是各路外国人,包括军人、间谍、淘金者、传教士出没的地方,17世纪乃至更早,征服藏传佛教,就鱼洲心那历办一直是罗马教廷的至高梦想,一代又一代的基督传教士正是从香格里拉地区起步,开始了敲击西藏大门的无望之旅。18世纪以来,作为英国陆上帝国的跳板,丽江更成为国际化程度玉刘息再从止挥沙美刚船非常高的地区。这里从来就不是与世隔绝之地,相反,这里在某些欧洲人眼里的"历史知名度"甚至要超过任何中国城市。

  从文化上看,这里三江(沧澜江,金沙江,怒江)并流,三教(佛教,东巴教和基督教)共存,甚至还包括儒、释、道、巫,丽江街上行走着的除了外国人水明镇鸡,还有藏族马帮、白族工匠、约攻失跳调汉族商人,"和而不同"在这里并非什么哲学,而就是当地紧整美演美业显散人朴素的生活习惯。这是一个雪山中的王国,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不执、不迷、无校情欲。

  1996年的一场大地震后,大部分的中国人才第一次真正把目光投向丽江,从此这里的旅游业一发不可收拾。而随着交通线立业务路的打通,人们自驾著承目激主护算病蛋新合车、坐飞机,从四面八方赶到这笔紧笑激突命密船今李里,为的就是寻找那雪山中若隐若现的古纳西王国。

  这里瑞云缭绕、祥气笼罩她念否灯再威,鸟儿在蓝天白云间鸣啭,牛羊在绿草红花中徜突良命了徉,人们在古桥流水边悠闲,阳光照耀着生命的年轮,雪山涧溪洗涤着灵魂的尘埃。

  雪山、古城、封派条石、青瓦、小桥、流水、灯笼、人家……,人们把溪流鸟鸣设为闹铃,睡到自然醒。过着聊天、偶遇、看书、发呆、晒太阳、赏月、恍惚、游离、做梦 "天子械染九向演操汉人合一"的生活。这就是传说中的"香格里拉"!我不在丽江,就在去丽江的路上。

  2011年丽江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200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68.79万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144.79亿元人民币。正是因为得到这么多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的厚爱,丽江这座边陲小镇才有了今天的无尚殊荣,先后荣获全球人居环境优秀城市,世界上最令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地球上最值得光顾的100个小城市之一、欧洲人最喜爱的中国旅游城市,中国最美丽的地方,中国最令人向往的十个小城市之首,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魅力城市,国际精品旅游城市等几十项殊荣。

  丽江是我国唯一拥有文化遗产、自然遗产、记忆遗产三项世界桂冠的国际旅游目的地。东巴文化无处不在,东巴谷、东巴宫、东巴万神园、东巴王国、东巴文化博物馆……

  大理的银器、缅甸的玉石、假冒的东巴香烟,丽江古城那琳琅满目的商品,大多是从义乌和昆明批发来而的,能够真正体现丽江多元文化底蕴的商品几乎没有。

  雪山古城、纳西风情、东巴文化等纯净的自然风貌和鲜活的传统文化在"东巴活茶"上巧妙融合,古老文化遗产和前端的全球化时尚,在这款茶上无缝链接。"东巴活茶"是茶马古道的历史见证和还原,是丽江这个"古纳西王国"的国礼,是流动于世界各地的"东巴文化"名片!

  水流心不竞 云在意俱迟

  唐·杜甫《江亭》的这两句诗很得人赞赏。有人赞赏以拟人的手法写江水和白云;有人赞赏抒发了一种悠闲平静的心境;也有人赞赏是悟道之言。

  印第安人有一种古老的传说,认为人与自己的灵魂是有约定的,如果人走得太快,一定要停下来,等待自己的灵魂,不能把自己的灵魂丢在路边。

  现代都市生活紧张忙碌,我们都很渴望丽江那种发呆、聊天、晒太阳、睡到自然醒的慵懒生活方式。

  米色原浆纸包裹的扁形茶盒,天然植物纤维的纯朴质感与素雅的"东巴"绘画浑然一体,触碰的刹那,自然的神奇造化已落杯吻唇。跟随感官的指引,让心灵走入期盼已久的山水田园。

  我们虽不能天天在(去)丽江,却可随时随地品味丽江,享受丽江的生活!

  打开一饼5克的小活茶,顺着鼻尖的方向飘来了"雨龙雪山的味道",轻嘬一口,眼前浮过一朵朵七彩斑斓的祥云,我们乘着云的翅膀,飞越雨林,飞越冰川,来到了小桥流水旁……

活茶之活

  云南是世界茶树原产地,万亩古茶园里的茶树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而采茶人的采茶方式和千年前却并无不同,这些茶树就是云南特有的大叶种茶,而大叶种茶鲜叶制成的晒青毛茶,经过特殊的制作工艺,就是现在非常流行的东巴活茶。

  云南的低纬度、高海拔的地理特性,加之热带雨林季风气候使其形成了大的自然生态循环系统,造就了云南特定的生态系统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的特征。

  云南从北到南,从高海拔到低海拔分布着从高山针叶林到热带雨林的105个主要的森林类型。森林类型之多也为全国罕见。因此,云南堪称世界生物的标本库。

  大叶种茶就是诞生在这样一个大的自然生态系统里,当云南的古人把这个系统中的某一类或几类物质融合到大叶种茶之中,这时,大叶种茶的物质组合,不单单是几片茶叶的叠加,而是地理特征与自然生态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其中,参与大叶种茶发酵的微生物菌群,有的竟繁衍达上亿年之久。

  众所周知,东巴活茶是后发酵的产物。谈到发酵,就离不开微生物种群与群落的参与。其实,就普洱茶的发酵而言,从茶叶被采摘之后,其发酵的过程就已经开始了。

  东巴活茶的工艺保留了最传统的制作工艺--晒青,利用太阳的自然光,不超过60摄氏度,远低于烘青、炒青。晒青温度低,多酚类化合物及氨基酸等香味物质保存完整,再通过自然或人工后发酵分解了生普中的苦涩味及对人体肠胃有刺激性的物质,形成有生命的、品味独特的茶品――东巴活茶。晒青工艺貌似简单,但在机械化的低成本的烘青工艺出现之后,靠天吃饭、耗费人工、占用场地、生产周期漫长的晒青工艺,已经在云南省外其他茶类的加工当中绝迹。但恰恰是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保留的这种现代人看来高成本的传统工艺维系了东巴活茶长久的生命力。

  老话说"茶喝新,酒喝陈",酒陈则香,而茶喝的就是鲜灵劲儿。

  在传统茶叶加工过程中,烘青机内温度高达130度以上,只用6-7分钟时间,便可结束茶叶的干燥过程。高温杀死了茶叶内残余的活性酶,中断了茶叶的转化条件,终结了茶叶的生命。熟化后蛋白质和淀粉会陈化和腐化,所以要新鲜饮用。

  东巴活茶是低温制程后发酵。

  晒青干燥过程保留了茶叶的"活性"。

  短暂的蒸软过程,提供了微生物生长所需水分,唤醒了生物酶的活性。

  成品室内自然通风阴干,茶叶表面的微生物种群成功存活下来,并且参与后发酵,成就了越陈越香的"活茶"特质。

  以世界茶源勐海为依托;

  以茶马古道驮运为传承;

  以纳西东巴文化为灵魂;

  以玉龙冰川活水为真味;

  以回归自然生活为诉求;

  以丽江休闲解压为核心。

  东巴活茶--告诉你一个活着的世界

  西双版纳"回归沙漠带上唯一的绿洲",此为生机盎然之"活";

  2700年树龄的千家寨"世界茶王树"依然苍翠挺拔,此为生命奇迹之"活"

  从大叶种晒青毛茶到渥堆、蒸压、晾干全过程低温智造,此为时光发酵之"活";

  横贯整个亚洲腹地的茶马古道,至今还有马帮在行走,此为人文精神之"活";

  东巴文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存活的图画象形文字",此为文化沿袭之"活";

  丽江,一个能够让人放下喧嚣繁华、忘掉世俗的净心圣地,此为心境回归之"活"

  世界茶树原产地,濮人后裔千百年来一直着守护着万亩古茶园,此为人与自然之"活";

  从采摘晨露嫩叶的布朗少女到背下冰川融水的纳西少女,此为灵性圣洁之"活"

  从版纳到丽江"千年古茶嫩叶"遇见"万年冰川活水",此为时空穿越之"活"

  山孕真气水育灵,茶容春秋道益心。

  人存敬爱天地宽,壶聚菁华自然活。

东巴活茶连环画

  画面一:

  西双版纳位于祖国的西南边陲,被誉为"回归沙漠带上唯一的绿洲",这里,山叠嶂,魅力无穷;水纵横,柔情无限;雾蒙蒙,灵动无边。生物多样性丰富程度世所罕见,尤其以热带雨林和野生亚洲象等闻名,是世界茶树原产地中心地带、东巴活茶的故乡。

  画面二:

  濮人后裔千百年来一直着守护着千年万亩古茶园。清明节前,晨露刚刚挂上茶树嫩绿叶芽的时候,布朗族少女们像一只只飞舞的彩蝶在茶园中穿梭,摘下一枚枚鲜嫩欲滴的芽头。

  画面三:

  石头、蹄印,在历史的尘埃之中,渐渐湮没。只有深入探寻久远的历史,才能读懂这无尽的古道。为了唤醒古老的东巴文化,马帮驮着"活茶"从勐海出发,沿茶马古道来到了苍山洱海间的大理古城。

  画面四:

  1000公里的穿越,在经历了风花雪月之后,马帮驮着活茶终于来到了丽江"这个被遗忘的王国"。这里瑞云缭绕、祥气笼罩,鸟儿在蓝天白云间鸣啭,牛羊在绿草红花中徜徉,人们在古桥流水边悠闲,阳光照耀着生命的年轮,雪山涧溪洗涤着灵魂的尘埃。

  画面五:

  雪山、古城、条石、青瓦、小桥、流水、灯笼、人家……,人们把溪流鸟鸣设为闹铃睡到自然醒,过着聊天、发呆、晒太阳 "天人合一"的生活。

  千古天籁存何处,纳西东巴火塘边。

  我不在丽江,就在去丽江的路上。

  画面六:

  纳西少女每天从蓝月谷进山,趟过山脚河谷,翻越高山草甸,步入原始森林,来到雪域冰川。冰是睡着的水,水是醒来的冰,她们在冰湖边舀起玉龙雪山万年冰川融化的活水,背到山下,喷洒在渥堆的活茶上,让这千里之外的精灵们尽享雪山圣域的洗礼和浸润。圣山、圣水、圣茶!

  画面七:

  数位国茶大师和大东巴一起,把千年传承的制茶工艺跟古老的东巴技艺相结合,发酵出了足以让世人境界升华、心灵净化的"东巴活茶"。古城陈化仓里一千多个日夜的时光洗礼后,马帮驼着"东巴活茶"出拉市坝,渡过金沙江,翻过梅里雪山,进入西藏,经过拉萨,穿越印度,并辗转西亚和欧洲地区……

一个文化一条路

  茶马古道让茶来到丽江

  东巴文化让茶走向世界

  1、东巴文化--让丽江蜚声世界

  纳西族是一个古老文明的民族,他们曾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一千多年前,纳西族中有一种多神的原始宗教,称为"东巴教",是一种受藏族钵教影响的原始巫教。东巴文化就源于东巴教。至今已成为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

  东巴文化包括象形文字、东巴经、东巴绘画、东巴音乐舞蹈等,这也是世界上仅存的象形文字。

  1922年2月9日,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特约撰稿人约瑟夫·洛克(Jasepn Francis Rock)第一次看见丽江了玉龙雪山。

  在从1922年到1949年长达27年的岁月里,洛克周游了丽江、迪庆、西康、怒江等少数民族地区,广泛搜集、整理民族文化和当地的自然、地理资料,采集植物和昆虫标本,同时,他还潜心研究纳西族的东巴文化。先后撰写了《纳西文献中的洪水故事》、《中国云南省腹地土著纳西人举行驱鬼仪式》、《祭天仪式或纳西人奉行的祭天》、《中国西南的古纳西王国》、《永宁么些人及其宗教文献》、《纳西语英语百科辞典》、《纳西文献研究》等著作。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中国西南的古纳西王国》和《纳西英语百科辞典》两本巨著。单单《纳西语英语百科辞典》就花了洛克14年时间,研究阅读了8000多册东巴经书,形成的辞书分上下两卷,共1094页,收录了英语释读的东巴象形文辞条4600多个,附图片57张,堪称东巴文研究的鸿篇巨制。

  洛克在丽江的27年中,大约收集了1万册左右的东巴经,先后运到国外,收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德国兰河河畔马尔堡国立图书馆,大英博物院等地。他回去后,在美国、欧洲各国著书立说,宣扬纳西文化,吸引了各国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他们相继都有令世人瞩目的论著问世,使纳西文化研究成为近一个世纪以来国际学术界久盛不衰的课题。

  2003年8月,"东巴古籍文献"作为东巴文化的载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记忆名录"。记写东巴古籍的文字为图画象形文字,有两千多个字符,其源甚古。从文字发展形态看是处于早期古文字,字型结构比甲骨文原始,是目前世界上惟一存活的图画象形文字。在中国迄今为止已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的五项遗产中,东巴古籍是唯一一项少数民族世界遗产。

  2、茶马古道--跨越巅峰的生活

  东巴象形文字它跟甲骨文一样古老,是迄今为止唯一还在使用的象形文字,是纳西族独有的文字,共有1400多个单字,是人类社会文字起源和发展的"活化石"。第一个字是"马",第二个字是"人"抬着东西,有人有马就组成了马帮。

  茶马古道起源于隋唐时期,兴盛于明清,在二战时期达到辉煌。

  它是一条古商道,因为最初运输的物品是大宗的茶叶,运输的方式是人马负载而被称为茶马古道。它可以跟北方丝绸之路相媲美。公元641年(唐贞观十五年)藏王松赞干布向唐皇请婚成功,文成公主进入西藏,不仅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方式还带去了中原地区的饮茶习俗,这一时期也是唐蕃关系最好的时期了。然而好景不长,在唐天宝年间,由于发生了著名的天宝之战,南诏和吐蕃结盟把数万唐军消灭在了西洱河边,唐朝为了抑制吐蕃,于是唐王下令禁茶入藏,把中原地区进入西藏的茶路给封锁了,而这时藏民已经离不开茶叶了,他们已经饮茶成风了,到了"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的地步。

  当时,西藏为了解决茶叶危机,利用公元680年建立神川都督府时开通的滇藏通道来运输茶叶,茶马古道正式开通了。它南起云南茶叶主产区西双版纳、普洱,经过大理、丽江、香格里拉进入西藏,直达拉萨。再从拉萨到亚东山口出境,经印度噶伦堡到加尔各答。并辗转西亚和欧洲地区,云南的普洱茶从此名扬海外。茶马古道从滇南到拉萨有三千多公里,其间要经过一百多个驿站,运茶马帮队伍单程少则需三至四个月的时间,多则半年,往返一趟须一年左右的时间。途中要跨越波涛汹涌的三江并流地区和翻越地形复杂的横断山脉,还要克服各种意想不到的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条件,在途中事故时有发生。到印度的茶马古道线路则更远。

  丽江,由于地处滇藏要冲,是茶马古道上最重要的物资集转运中心和北上藏区入口。纳西族和藏族同属远古的氐羌人,便于相互的交流,加之丽江较早地接触汉文化,在成为物资交流枢纽的同时更成为了文化传播的桥梁。当时每年来往于丽江。西藏、印度等地之间的马帮约有25000驮之多!丽江古城一时间沸沸扬扬,热闹非凡。

  因有了这条通道,使中外探险家一再进入丽江和三江并流地区,并将这一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介绍给世界,其中的丽江古城于1997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三江并流于2003年7月列为世界自然遗产;纳西东巴古籍文献于2003年8月列为世界记忆遗产。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东巴活茶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