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典碑帖来自还原放大集萃:字艺欧阳询·虞恭公碑》是上360百科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01-动延根沿建李01出版的图书。
- 书名 经典碑帖还原放大集萃:欧阳询·虞恭公碑
- 作者 卢国联
- ISBN 9787532277216
- 出版社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基本信息
来自 出版时间:2012-01-01
版 次:1
页 数:6360百科3
装 帧:平装
乡顾附概速坚具要天开 本:16开
所属分类:图书 > 艺术 > 书法与篆刻
内容简介
欧阳询(公眼酸普秋言调象许元557-641年),汉族,字信本,永定元年(公元557年)生于衡州(越顾精记医无培们做今衡阳),祖籍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自幼聪慧,博览经史,尤精三史,隋时任太常博士,至唐位于十八学士之列,贞观年间封为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县男,卒于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享年85岁。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初唐四家"。
欧阳询书法初以王曲羲之为宗,糅合六朝北派,独练资烈搞问座那这溶季木辟蹊径,自成一家。孙过庭《书谱》日:"思通楷则,少不如老;学成规矩,老不如少。"欧阳询年逾七十还是临池不辍,在王字的根基上,思通变法,渗指环装内或洋承省人六朝墓志的用笔,以其严谨的法度、清逸遒劲的用笔,在传承的基础上融会贯通、自出新意,被后代书家奉为圭臬,以"欧体"著称于世。
《虞恭公温彦博碑》,全称《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上柱国虞恭公温公碑》,亦称《温彦博碑》,为欧阳询81岁所书,岑文本撰文,唐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十月立,在陕西醴泉县。碑入友放正书,36行,行77字。额篆书4行16字。此碑为陕西醴泉唐太胞普厂实架吃明世宗(李世民)昭陵陪葬碑之一。此碑是唐初属于最标准的正书格调,以笔法谈烈客够味婷减城的广博和精湛来讲,八法兼备,能从中领略到每个字的点画转折之精致,结构安排之疏密及章法、布置的技巧,演设消载关盾求料谓刻输可以说有意外的巧妙。对后世影读选响之大,后人临习此碑者众多。
此碑原有近三千字,至宋,碑石下半截断裂,又有牧童嬉戏,下截多漫泐,昭陵诸碑多如此。是故此碑名声虽隆,而习者稀。而宋拓最多者仅存上半截八百余字,后翁方纲洗石释文,输度兰装谓罗振玉亦有同举,将凿损字释出,既补唐史缺漏,又可资参习,惜释文未能得观。 由于该碑距今已1300多年,又经岁月的风蚀和历代捶拓,原碑文字已剥蚀断损迅菜吗异款视查单创信,故存世宋拓极少。盟企汉古支端据记载,《虞恭公温彦博碑》宋拓本仅有不到十本,除被故宫博物院、上海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博物馆等收藏以外,其它版本今已不知所踪。
有记载的传世拓本者计有:
一、陆谨庭旧藏北集周岩色客进坚乙宋拓本
有王文治、陆谨庭跋。
首行"碑"字直画上没有伸出,九行"太子洗马李纲"之"李"字木部仅中竖微损,左右二点均爱根越得未泐连,"天地横溃"之"溃"字可辨。
此本可能是除王华德藏本之外最佳拓本,惜今已不知所踪,仅见于王壮弘记载
缩苗境 二、陈镛藏本 希能或并助持读洲医色盟(三行六字)
此本黑墨精拓,裁去损字,白纸镶边,作蝴蝶装,共23页,每页纵18.3cm,横9.2cm。
前有【王夫、】汪瀚云题签"宋拓虞恭公碑残字"
帖内"公彦珍秘""卷园""田氏秘玩"等印8方。
后有陈镛、罗振玉等题跋
此本较少出版,是"高"、"室"字未损宋拓残字本(为故宫现藏两本中的一本),残字俱已删去且缺字多,无法通读。但拓工颇精,笔画丰满,有值得参考之处。
文物出版社"历代碑帖法书选"系列选入,放大影印,颇宜初学者临习
三、嘉庆内府旧藏宋拓本 (四行八字)
清初为王闻远所藏,后归毕沅灵岩山馆,毕氏获罪,没入内府,1958年王壮弘于上海征得,初归上海博物馆,转归上海图书馆,
该本共25开,册高36厘米,宽22.3厘米。碑文16开,帖芯高24.8厘米,宽11.9厘米。首行"碑"字直画上有伸出,第十三行"天地横溃"之"溃"字可辨。"李纲"之"李"字中竖泐处虽已连及左右二点,然尚未损去,亦属北宋精拓,仅次于王华德本和陆谨庭本。
帖前有题签"宋拓虞恭公碑",但无款
帖内钤有"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嘉庆鉴赏"、"嘉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宝笈三编""苏斋审定""覃溪""东吴王莲泾藏书画记"等印,
后有王澍、翁方纲、王文治题跋。
天津延光室有照片略缩小。上海有正书局珂罗版印本。日本二玄社《书迹名品丛刊》辑入者以及日本《书苑》皆以延光室照片翻印;
日本二玄社《中国法书选》辑入;
上海古籍出版社"翰墨瑰宝"系列收入,制版印刷极精。
四、临川李氏十宝本 (四行八字)
黑纸镶边剪裱经折装,此本装裱时将损泐文字裁去,只留六百四十字,惜有涂墨。
后过萧山朱文钧手,五十年代朱氏后人将此本捐献故宫博物院。今藏故宫博物院。
前有李春孙题签"宋拓虞恭公碑"
翁方纲临衔名补缺,
帖内钤有"春孙书画""双桂斋珍藏印""宗瀚""翊煌嗣守""李翊勋印""明窗细玩""东卿过眼""小鹤""唐氏宝藏""志超""联琇嗣守""宋直臣子方之裔""阿难""虚舟生王澍字若霖今字蒻林"等印,
后有翁方纲等跋,
光绪间李翊煌有石印本,名碑十品中有收录,印制颇精
五、四欧堂本 (四行八字)
此本18开,册高32.9厘米,宽20厘米,碑文12开,帖芯高24.1厘米,宽14.4厘米。
此本经缪武子、陆谨庭、费开绶、潘祖荫、吴湖帆递藏,现藏上海图书馆。
此本首行"碑"字已泐成一白块,末行"泉室麟阁"之"室"字未损,字数虽多,然不少是描涂填墨所为,实乃南宋晚期拓本。
前有吴湖帆题签"宋拓虞恭公碑",王栩缘题"宋拓虞恭公温彦博碑",李鸿裔题"宋拓温虞虞公彦博碑"
册首有吴湖帆手绘《四欧堂读碑图》及朱臧署端"宋拓虞恭公碑",
帖内钤有"武子""松下清斋""陆恭清赏" "吴潘祖荫章""至宝""鹤江鉴赏""四欧堂藏碑印""罗叔言" "吴潘静淑" "陈泰登印" "湖帆宝此过于明珠骏马""吴湖帆""春雨斋图书记""蜗邃五蛹道人审定宋本"等印,
后有陆谨庭、翁方纲、江凤彝、朱昌颐、吴湖帆、潘静淑等题跋,
有顾莼、梁同书、李鸿裔、罗振玉、褚德彝、高时显、邓邦述、冯超然、吴梅、张茂炯、蔡晋镛、吴曾源、陈承修、方还、陈曾寿、叶恭绰、李浩生、朱豫卿、沈迈士、沈尹默观款
有上海昌艺社珂罗版印本,印刷甚精。
六、四川王华德珍藏本(四行七字)
此本为北宋早期拓本(大部分文字比陆谨庭本还要清晰),是四川古琴泰斗王华德老先生的珍藏本,共存820余字。是迄今已知的最佳拓本,拓工非常精美,但题跋部分在文革期间丢失。
首行"碑"字和"太子洗马李纲"之"李"完全清晰
内有王澍、宓炳奎、王华德等鉴印十余枚。可惜王老先生去世后,今已不知所踪。
七、南皮张之万旧藏浓墨拓
明王世懋跋,惜有涂墨。此本今藏中国国家图书馆。
八、贵池刘氏藏本
此本首行有残,拓工精,大约只能见到400余字,
后有吴平斋、杨守敬长跋
刘世珩,安徽贵池人。辛亥革命以后,移居上海,以清朝遗老自居。1926年去世后,其子刘公鲁将古籍大量典卖。今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有正书局、艺苑真赏社珂罗版印本。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经典碑帖还原放大集萃:欧阳询·虞恭公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