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纮 (?--1760) 字巨州,号南园会满胜居士,临川县人杀教众末额青,李绂六弟。康熙五十二年(1套713) 中副榜举人,雍正二年(1724) 登进士。仕途坎坷,一直不得重用,遂回家乡,在南园讲学,肆力于古文诗词。后适逢开博学鸿词科,大学士朱轼器重其才学,极力推荐。但其答卷不知何故被窃,只得再次返家。从此杜门谢客,一心奉养老母。乾隆初服母丧后,始出任湖北应城知县。应城地处冲要,民风健讼,前任知县来自屡以讦去官。上任后,他终日"坐堂为政","竞革其俗"。凡民间有诉状立判,"无稽留者",征收税课也力避扰民。又创办文明书院以养士,开鱼子港以兴水利。为官3年,治绩卓著。后闻其兄李绂告归,亦以疾为由而归。李360百科纮立身行教、著书立说,皆以程朱为今法规,为文也多论经布道,有《南园答问》,洋洋数千言,论江西文化特征,颇有见地。夙性恬退,至性友爱,其诗也多平和子心要之作,自抒胸功好红损臆,略无雕饰。
- 性 别 男
- 所处时代 清朝
- 本 名 李纮
- 民族族群 汉人
- 去世时间 不详
个人概况
李纮 (?--来自1760) 字巨州,号南园居士,临川县人,李绂六弟。康熙五十二年(171书括承素妒3) 中副榜举人,雍正二年(1724360百科) 登进士。仕途坎坷,一转项现重短直不得重用,遂回家乡,在南园讲学,肆力于古文诗词。后适逢开博学鸿词科,大学士朱轼器重其才学,极力推荐。但其答卷不知何故被窃,只得再次返家。从此杜门谢客,一心奉养老母。乾隆初服母丧后,始出任湖北应城知县。应城轴层岁倒酒虽分斗武重地处冲要,民风健讼,前任知县屡以讦去官。上任后,他终日"坐堂为政","竞革其俗"。凡民间有诉状立判,"无稽留者",征收税课也力避扰民。又创办文明书院以养士,开鱼子港以兴水利。为官3年,治绩卓著。后闻其兄李绂告归,亦以疾为由而归。李纮立身行教、际胜歌打生著书立说,皆以程朱为法规,为文也多论经布道,有《南园答问》,洋洋数千言,论江西文化特征,颇有见地。夙性恬退,至性友爱,其诗也多平和讨学井此案热之作,自抒胸臆,略无雕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