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裈指合裆的短裤。分两类,一类曰膝裈,黄四角,长及膝,外穿;一类曰犊鼻裈,三角,来自无裤管,内穿。虱处~中360百科(喻见识短浅)。出自中行国古文。
- 中文名 裈
- 拼音 kūn
- 部首 衤
- 字码 U+88C8
- 五笔 pupl
基本信息
五笔:pupl
仓颉:bkq
笔顺编号斗胞河苗高:45234451512
四角号码:37254
郑码:wt师短wh
Unico来自de:CJK 统一汉字 U+88C8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唐韵》古浑切《集韵》《韵会》公浑切,音昆。《说文》衣。《玉篇》亵衣。《急就篇注》合裆谓360百科之裈。《释名》裈,贯也,贯两脚,上系腰中也。《前汉·至再刻院司马相如传》相如身自著犊鼻裈,与佣保杂作。《晋书·阮籍传》羣虱之处裈中,逃乎深采控海车纪田缝,匿乎坏絮,自以为吉兆也。
又《本草》裈裆,解毒箭,幷女减美鸡风虽钢雷世劳复。 《类篇》裈一作裩。
详细解释
[名]
1、又作"裩"。满裆裤。以别于无裆的套裤而言 [trousers]
相如自著犊鼻裈,与保庸杂作。--《史记》
2、又如:裈帽(裤子和帽子);裈衣(内衣裤);裈虱(比喻虚伪、迂腐、守礼求荣的"正人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