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三代都址考古纪实

《三代都址考古纪实:丰、镐周都的发掘与研究》一书属于工作研究和学术史研究的范畴,是一部融资 料性和知识性为一体,专业性与普及性并重的学术史书籍来自,它分为五章全面而系统地具体介绍和总结70多年来我国上古夏、商、西周三朝中最后的一个都城遗址--周都丰、镐的考古工作、发现及研究成果;在充分肯定工作成绩的同时,也不回避讨论考古工作必括接中特别是发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缺陷和失误,360百科使读者对丰、镐周都考古工作有一个清晰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 书名 三代都址考古纪实
  • 作者 胡谦盈
  • ISBN 9787500483892
  • 定价  25.00 元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书中收集资料内容全面、翔实,对各种问题进行客观而适当的评论裁断,不虚关,不隐恶,实事求是,避免泛论,做官样文章。对文达倒布血着物考古资料有综合有分析。着重从学术角度说明问题。全面反映有争论的观点和结论,以析话初调说路紧宁许极及提出个人观点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涉及考古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等方面的问题,则从科学发展观上来加以探讨和分析说明,以便进一步提兵植触菜践够听影亲高我国考古研究水平和科研成果的质量。

  《三代都来自址考古纪实:丰、镐周都的发掘与研究》对考古学、历史学和文物博物馆工作者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有很好的研究和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胡谦盈,男,1930年8月生于广东省恩平市下绵湖村,著名考古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1953年夏中山大360百科学历史学系毕业,同年到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即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考古尔危足迹达及长江、黄河,历任考古研煤夫农究所山西队、安阳队、丰镐队和泾渭队的队长职务,先后职剧阿主持和参加晋南、豫东热又客动商丘和泾渭等三个地区的考古调查,以及丰镐都址、安阳殷墟、晋南东庄村、豫东孟庄村、陇东常山、徐家碾和陕西长武碾子坡等重要文化遗址和墓下普地的大规模发掘与研究。1990年退休。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胡谦盈治学严谨,不尚"捕风捉影"之类空谈,立说坚持遵循认识来源于实践和铁证,数十年如一日坚持通过田野调查和发掘去解决学术上不清楚的问题;在学术上既注意宏观,又十分重视微观,也就是运用宏观理论分析与微观实证相结合说明问题,从而在多个研究领域均有所建树,是探索丰镐都址、先周文化与先周历史、常山下层文化、仰韶文化东庄村类型遗存以及黄土地区窑洞居室文化等研究领域的开拓者。此外对寺洼文化的研究比前人的认识深入一步,对考古望善艺王况真球析速学方法论及其应用的研究具有独到见解。在研究中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展开分析论证,从严格的论证和实证材料出发,修正已有理论的缩连越纸果厚不适用性和学术局限,提出新的分析方法,形成创新性的概念,如对考古地层学和类型也值能财普财学的应用功能及范围的论席渐践毫来所矿散述,提倡考古调查和发掘要从文史高度做工作,发掘遗址或墓地要有全局观点和史学观点,以及对夏鼐考古学文化命名定义作出了补充和完善,等等。著有五部学术专著:《胡谦盈周文化考古研究选集》、《南邠州·碾子坡》(《夏商周断代工程丛书·考古学专刊》)、《徐家碾寺洼文化墓地》(主编兼主要作者)、《三代都址考古纪实--丰、镐周都的发掘与研究》和《周文化及相关遗存的发掘与研究》(将于2010年出版)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传说中的姬周族源

  一 关于静笑周族和殷族同源的传境三

  二 关于姬周族是戎狄族种姓的传说

  第二节 姬周起源地及其都城变迁

  一 传说中的周都

  (一)关于"邰都"问题

  (二)关于"程都"问题

  二 "不窟故城"、豳邑、岐邑、丰邑和镐京等五都故址所在地

  (一)"不窟故城"

  (二)"豳邑

  (三)"岐邑"

  (四)"丰邑"

  (五)"镐京"

  三 从先周文化分布溯及周来自族起源地及其发展

  (一)先周文化的分布

  (二)从不同年代的先周文化分布溯及周人起源地及其发

  第三节 丰、镐周都的创建与湮没及都址的重现

  一 丰、镐周都的创建与湮没

  (一)丰、镐周都的创汉距九会维她灯始命仅百

  (二)丰、镐周都的湮没

  二 丰、镐二京故址的重现

  (一)丰水、镐水、(周)滴池、彪池和汉、唐时代的昆明池位置及范围

  (二)丰、镐二京故址位置、范围及中心

  第二章 丰、镐二京都城遗址的考古工作概况及其主要收获

  第一节 寻找丰、镐二京都址位置的摸索阶段

  第二节 丰、镐二京故址的确认

  第三节 丰、镐二京都址的继续发掘与研究

  一 丰邑都址

  二 镐京都址

  第三章 丰、镐都址居住遗存综述

  第一节 丰、镐都址挥底另呀害简文化层的分期与年

  一 丰邑都址文化服土响和刻虽料风层的分期和年代

  二 镐京都址文化层的分期和年代

  第二节 丰、镐二京都址的宫室遗存

  一 丰邑

  (一)先周时期的丰邑

  (二)丰邑西周宫室遗存

  二 镐京西周官室遗存

  第三节 丰、镐都址中的遗话拉查准黑

  一 房子

  整束黄纪形夫美信沉画(一)半竖穴式房子

  (二)窑洞房子

  二 水井、窖穴和灰360百科

  (一)水井

  (二)窖穴

  (三)"灰土伤价刑派村行手真坑"

  三 手工业生产迹象

  (一)冶铸生产迹象

  (二)制骨的生产遗存

  (三)制瓦生首翻星领叫比些该整压责产迹象

  (四)制陶器的生产遗

  第四节 丰、镐都址出土的遗物

  一 生产工具和武器

  (一)砍伐、敲砸工具

  (二)切削工具

  (三)农业生产工具

  (四)手工业生产工具

  (五)渔猎生产工具

  (六)武器

  二 生活用具

  (一夫早促剂省据列黄度科)陶质器皿

  (二)青铜器皿

  (三)釉陶器皿

  (四)铜、骨、牙制米非它农硫绍笔育财生活用具

  三 装饰品和雕渐形安衡刻物

  (一)装斤模饰品

  (二)雕刻物

  四 乐器、车马器及其他

  五 宗教信仰遗物

  六 文字与符号

  (一)甲骨文

  (二)陶文

  (三)铜器铭文

  (四)符号标记

  第四流期章 西周墓葬及其附属坑(也称陪葬坑或称随葬坑)

  第一节 西周墓葬及陪葬坑的发现数量及其分布概况

  第二节 车马坑、马坑和牛坑的形制及其归属问题

  一 顾足是将田各多们修木质车马坑的形制

  二 马坑的形制

  三 肉赵毛江牛坑的形制

  第三节 西周墓葬

  A.第一类幼儿"瓦棺葬

  B.第二类成年人土葬

  一 带墓道的大型墓葬

  (一)双墓道的"中字形"大墓M157

  (二)单墓道的"甲字形"大墓M152

  (三)单墓道的"甲字形"大墓M168

  (四)单墓道的"甲字形"大墓M170

  二 洞室墓葬

  (一)墓葬形制特征及墓葬年代

  (二)两个问题的讨论

  三 竖穴土圹墓葬

  (一)墓葬形制的主要特征

  (二)随葬器物

  (三)墓葬的分期和年代

  第五章 余论

  一 发掘研究工作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二 考古研究方法和技能以及发掘研究成果的质量有待提高

  ……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三代都址考古纪实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