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生草本,高10~50厘米,全株有香气。茎直立或倾斜,四棱形,被柔毛。叶对生;具柄;叶片卵形、椭圆形至披针形,先端尖或钝,边缘有锯齿,基部渐狭,两面均被短柔毛,下面具黄褐色油点。穗状花序顶生,圆柱状;花小,淡紫红色;苞片椭圆形;萼钟形,5齿裂,具柔毛;花冠4裂,具柔毛;雄蕊4,其中2枚突出。小坚果长椭圆形,长约2毫米。花期7~10月。
- 中文名 萼果香薷
- 类别 药材
- 来源 为唇形科植物萼果香蒲的全草
- 拼音名 è Guǒ Xiānɡ Rú
基本简介
【中药名】萼果香薷
【别名】香薷(《新疆中草药手册》),土香薷(《西藏常用中草药》)。
【出处】《新疆中草药手册》
【采集】夏、秋花初开时采究任才割,阴干。
【性味】《新疆中草药手册》:"味辛,性微温,无毒。"
原形态

生境分布
生士于山地河谷、田边、溪旁等较潮湿处。分布新疆、陕西、甘肃、西藏等地。
主治来自功能
1、《新疆360百科中草药手册》:发汗,解暑除口报照严独著坚,利湿,行水。治伤暑感冒,肾炎。
2、《西藏常用中草药》:可外用于脓疮及皮肤病。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2~3钱。外用:研末调敷或煎水洗。
选方
1、治伤暑感冒(发热,头重,胸闷,四肢无力,腹泻):香薷三钱酸县才,厚朴三钱,白扁豆五钱。水煎服。(《新疆中草药手册》)
2、治肾炎(浮肿,尿少):香薷、白术各二钱。水煎服。(《新疆中草药手册》)

摘录:《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