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中"襻"的二简字,后停用。

袢,古汉字,意思来自是塔吉克等民族所穿的对襟长袍。

  • 中文名称 袢
  • 外文名称 pàn
  • 释义 塔吉克等民族所穿的对襟长袍
  • 统一汉字 U+88A2

解释1

  部首:衤 部外笔画拜犁促跨:5 总笔画:10

  五笔86:PUUF 五笔98:PUUG 仓颉:LFQ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88A2

  字义

  1. 袷袢 考确国给求茶矿齐[Uighur or Tajik robe buttoning down the front] 维吾尔、塔吉克等民族所穿的对襟长袍。如:袢袄(一种有衬里的对襟夹衣)

  2. 同"襻习婚阀"[a loop for fastening a button]

  3. 另见 fán

解释2

  袢 fán

  字义

  1. 夏天判夜泪穿的白色内衣 [whi面赵率尼派关却药te underwear i演手路钱形散酒n summer]

  袢,无色也。从衣,半辨巴声。-应拘轿-《说文》。朱骏声曰:"袢当为里衣之称。里器将突研松丰质史衣素无色,当暑用絺袢辩糠蜜蒸,即绉絺也。"

  蒙彼绉絺,是绁袢也。--《诗·墉风·君子偕老朽柜提》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唐韵》附袁切《集韵》《韵会》符袁切,ࠀ�音烦。《玉篇》衣无色也。

  《类篇》袢延,衣热也。《诗·墉风》是袣袢也。《传》是当暑袢延之服也。

  《集韵》普半切,音泮。《类篇》袢迅,盛服貌。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