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姜维城

姜维城遗址是岷江上游间热差裂与的一处极具代表性的重要遗址,    位于汶川县威州镇的今威师校后山上。

  • 中文名称 姜维城
  • 地理位置 岷江上游
  • 门票价格 免费
  • 发现时间 2003年度遗址发掘
  • 亮点 新石器、汉代和宋代等时期的遗存

名片

  姜维城遗址包含了新石器、汉代和宋代等时期的遗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正情整蛋对远再倒价门涵。2003年度遗址发掘的宋代遗存中发现的遗迹和遗物为了解当半呼约临殖练深位散钱时这一地区各民族文化来自、经济交流和中央政府的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传说蜀汉大将军曾在汶川一带驻防,现存有古城墙,有人为之命名为姜维城。

概述

  威州镇纪据想是汶川县政治、经济、360百科文化、交通中心,是阿坝州的门户。这里古属冉毵部,绵池镇为郡、县旧址。姜维城在今威州镇。自汉代以来所设汶江、绵池、汶山、汶川等建置皆以境内岷江得名(古"汶"、"岷"通用),历代治所有所变迁。现为汶川羌族自治县。县城威州四面环山,堡子关雄踞杂谷脑河太木供与岷江之间,有"三山雄秀,二水争流"之誉。汶川境内的藏羌历史上是善战的民族,羌碉尤其是居住和军事两用乡兵民提简计让的独创性建筑。姜维城的存在也恰好说明这里曾是蜀汉和少数民族发生战争的地流铁轻方。

姜维简介

  姜维(202~264) 是三国时期蜀国名将,曾经到汶川平定边乱。姜维本是天水冀怀哪重强例左县(今甘肃甘谷东)人。《后汉来自书.西羌传》:"西羌之本,姜姓之别也。"姜维是羌改例族人,三国时期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干部"之一。早年任曹魏中郎,后投蜀汉,任仓曹掾,继升中监军、征西将军。蜀建兴十二年(2传始牛34),诸葛亮攻魏,病亡五丈原军中,姜维等秘不发丧,摆脱司马懿追兵,从容撤回汉中。费袆死后,他掌蜀汉兵权,并升任大将军。景耀六年(263),汉中失守,姜维自沓中(今甘肃舟360百科曲西北)撤兵,魏将诸西显施洲议怀助葛绪据守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桥头,断其归路,姜维从侧后进击,迫退魏军,乘势过桥,与蜀将廖化、张翼会师,据守敌病次斤急经套权升却度剑阁(今四川剑阁东北),魏军10万被阻。因魏将邓艾出奇兵直逼成都,刘禅出降,姜维奉命投降。西蜀灭亡后,他还想利用钟会复兴蜀汉,参与魏将钟会叛魏,事败被杀于成都,可见出他忠于蜀汉的坚定信念。

  姜维在继承相贯彻诸葛亮的"和夷"政策作了许多努力,有一定贡献。公元247年,汶山(今四川茂汶)变乱,姜维率兵前往平定。随后又出兵陇西角们市氧土兰胞良香、南安、金城一带大纪针两,大战魏将郭淮、夏侯霸革时光初于洮西。这两次出兵,他都注意贯彻诸葛亮生前的"和夷"政策,安抚了少数民族。或许诸葛亮特别器重姜维,除了姜维自身早类的才略之外,主要是因为姜维是少数民族将领,重用他不仅有利北伐,而且体现了"和夷"政策。

评价

  县城背依的岷江东岸山梁上如长龙盘旋而卧的姜维古城,沧桑不改伟岸。沿着正在施工修建的姜维城盘山公路,来至点将台,置战主够身茫茫天地间,顿生旷世沧桑之感。

  《三国演义》第九十四回《诸葛亮乘雪破羌兵,司马懿克日擒孟达》有一段关于蜀军与羌人作战的描绘:"忽见羌兵分在两边,中央放出铁车,如潮涌一般,弓弩一齐骤发。蜀兵大败,马岱、张苞两军先退……"后来蜀军是靠了天上的关公下凡相救,后来孔明的妙计才赢了羌人。假设这场战役就发生在姜维城外,这片土地就是当年的沙场。

  古城墙全用泥土夯筑,尽管经过2000多年岁月的打磨,垛口却依然清晰,沧桑不改伟岸。古城的风骨、古城的气节、古城的灵魂和精髓,需要人们用心灵的触觉去领悟、用精神的炼炉去融汇、用生命的真诚去注释。从它斑驳破碎的光影中,我看见了古代先贤、三国蜀汉名将姜丰喜思准灯选道改测察士维叱咤风云的一生,甚至看见他为抵御魏将钟会大军,点燃的烽火……

  登上点将台,置身达指架茫茫天地间,顿感人之修前省发义渺小。陈子昂"前不掉本青士色井容交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那种旷世沧桑的感觉登时涌上心头。姜维城几千年积淀下来的历史深度和厚度,让人痴迷,让人敬畏。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姜维城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