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断齑块粥,汉语成语,拼音是duàn jī kuài zhōu,意思指指食物粗简微薄,形容贫苦力学,同"断齑画粥"。出自《潘绂庭京卿五十寿序》。
- 中文名称 断齑块粥
- 拼音 duàn jī kuài zhōu
- 注音 ㄉㄨㄢˋ ㄐㄧ ㄎㄨㄞˋ ㄓㄡ
- 出处 《潘绂庭京卿五十寿序》
- 近义词 断齑画粥
成语出处
清·冯桂芬《潘绂庭京卿五十寿序》:"少陵秋风茅屋,而有广厦万间之愿;希文断齑块粥,而有先忧后乐之志。"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生活贫困。
示例
《五朝名臣言行录·参政范文正公》"公 生二岁而孤"原注引宋魏泰《东轩笔录》:"公(范仲淹)少与刘某上长白僧舍修学,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齑数死足十茎,……入少盐,暖而来自啖之。如此者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