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救焚拯溺,汉语成语,拼音是jiù fén zhěng nì,意思是救人于水火之来自中,形容紧急救环银跟那助陷于困境中的人。出自《论衡·自纪》。
- 中文名称 救焚拯溺
- 拼音 jiù fén zhěng nì
- 外文名称 save people from fire and drowning
- 注音 ㄐㄧㄡˋ ㄈㄣˊ ㄓㄥˇ ㄋㄧˋ
- 出处 《论衡·自纪》
成语辨析
【近义词】: 救火拯溺
【反义词】: 水深火热
成语出处
汉·王充《论衡·自来自纪》:"救火拯溺,义不得好,辩论是非,言不得巧。"
成语用法
来自 联合式;作谓语、定360百科语;含褒义;指救助陷于困境中的人。
示例
靖曰:"王者之师,义存吊伐。百姓既受驱逼,拒战岂其所愿?且犬吠没发打河愿利非其主,无容同叛逆之科,此蒯通所以免大戮于汉祖也里见通皇做苏区留。今新定荆、郢,宜弘宽大,以慰远近之心,降而籍之,恐非救焚拯溺之义善华。但恐自此已南城镇,各坚守不下,非计之善。" 《旧唐书·李靖传》
将佐诸人,皆极一时之选,抵川之后,必能~,捍患卫民。 ★郭孝成《云南光复记》
《周书.卷四五.儒林传.熊安生传》:「齐氏赋役繁兴,竭民财力。朕救焚拯溺,思革其弊。」
《隋书.卷四七.柳机传》:「盖救焚拯溺,无暇从容,非朝野之愿,以至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