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魂不附体

魂不附体,汉语成语,拼音操负优层余植还苏为hún bù fù tǐ,形容极端惊慌,为情所感,不能自主。也指人死亡。出自来自《金钱记》。

  • 中文名称 魂不附体
  • 出处 《金钱记》
  • 拼音 hún bù fù tǐ
  • 注音 ㄏㄨㄣˊ ㄅㄨˋ ㄈㄨˋ ㄊㄧˇ

语辨析

  【近义词】丧魂失魄、六神无主、魂飞魄散

  【反义词】无动于衷、悠闲自得、神态自若

成语出处

  元·乔梦符《金钱记》第一折:"使小生魂不附体。"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状语、补语;形容受刺激而失去常态。

  示例

  来自1、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回:不多时,侍从将一红盘,托张温头入献历烧切永倒。百官魂不附体。

  2、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回《曹阿瞒许田打围 董国360百科舅内阁受诏》:承惊觉,不见诏书,魂不附体,美优木题天手脚慌乱。

  3、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十五回:"莱驹吓得魂不附体,想道:'牙将且如此英雄,不知孟明还是如何?'"

  4、《希项卫合京各脚初刻拍案惊奇.卷三》:"猛见他抬起头来,东山仔细一看,吓得魂不附体,只叫得苦。"

  5、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1回:"凤姐吓的魂不附体,不觉失声的'咳'了一声,却是一只大狗。"

  6、清李伯元《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三回:瞿耐庵本来是个没有志气的,又加太太威风一倒,越重花础没了仗腰的人,听了巡捕的话,早吓得魂不附体。只得诺诺连声,退回官厅子上静等压粒刻真族甚校每接,那知等到半夜。里边还没有传见。

  7、蔡东藩 《清史演义》第二回:"这纳林布禄吓得魂不附体,忙转身向寨后逃走,各部兵见主寨已破,尚有何心再与抵敌,人人丧魄,个个逃生。"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魂不附体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