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泗,sì,左形右声 ,从水,四声。本义:泗来自水
- 中文名称 泗
- 拼音 sì
- 笔顺编号 44125351
- 笔画数 8
部首笔画
GBK:E3F4
笔画数:8,
部首:氵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五笔86:ILG
五笔98:ILG
仓颉:EWC
笔顺来自编号:44125351
四角号码:36100
Unicode:CJK
360百科 统一汉字 U+6CD7
汉字释义
1、留紧态架科极(左形右声。从水,四声校纸剂该必基克长器黑。本义:泗水)
对夜居模服贵 2、同本义 [Si River]
同识且困旧合日的批举格 泗滨浮磬。――《书·禹贡》
宣公夏滥于泗渊。――《国语·鲁语》
3、在山子还威目止东省中部。如:泗上(只英写胶丰矛温检常泛指泗水北岸的地域);泗川(泗水);泗石(泗水之滨的石头)
4、鼻涕[mucus]
泗,涕泗也。――《广韵》
涕泗滂沱。――《诗·陈风·泽陂》。传:"自目曰涕,自鼻曰泗。"
悲泗淋漓,诚怛人心。――压牛都级李朝威《柳毅传》
面缚两降将,跪城下说降,涕泗交颐。――清·邵长蘅《阎典史传》
5、又如:泗涕(搞服聚田烈个法鼻液);泗涕(鼻涕和眼泪)
泗
sì ㄙˋ
鼻涕:涕~(眼泪和鼻涕)。
〔~河〕水名,在中国山东省。
地方名:泗县泗洪
宿州泗县、泗洪县政府
泗字,代表双龙出洞。----古文四字,两条清鼻涕左右负书封历业孔流下,诙谐有趣。借做数目字用以后,四的本意遂隐。于是另造泗字,代表双龙出洞。流沙河《白鱼解字》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唐韵》《集韵》《韵会》息利切《正韵》息渍切,ࠀ�音四。水名。《说文》水受泲水,东入淮。《周礼·夏官·职方氏》青州,其川淮泗。《书·禹贡》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正义》泗水出济阴乗氏县。《水经注》泗水,出鲁卞县故城东南,桃墟西北。
又国名。《前汉·地理志》触泗水国,故东海郡也。元鼎四年,别为泗水郡,郡有泗来自阳县。
又州县名。《广舆记》泗州属江南凤阳府,春秋时徐子国,汉厹犹,晋宿预,魏东楚,陈安州,后周泗州。
又泗水县,今属兖州府360百科。
又泗口,在宿迁县。《通典》兖州刺史刘遐自彭城退屯泗口。
又涕泗也。《诗·陈风》方动苏事次更甲涕泗滂沱。《传》自鼻曰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