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制币,来自即用机器而非手工制作的各种金属货币。顾名思义是指机器打制的钱币,钱币界俗称之谓"硬币"。硬币之名是和纸币相对而言的,在中国,硬币主要指的是近现代机器打制的金属钱币,包括金币、银币、铜币,速最内以及镍币、铝币、锑币、镁币、镴币(铅币)等。与机制币应的有灌浆360百科币,灌浆币以机制币为模型,灌金属浆液制造而成。
- 中文名称 机制币
- 释义 用机器而非手工制作的金属货币
- 退出时间 1949年
- 分类 收藏品
百科名片
机制币大多是西方钱币管理体系刚刚引入中国时首次采用西方机械印制和铸造的。在钱币学里,钱币的主体应该是国家或地区正式发行的货币,包括主币和辅币。同时,还有货币文化的衍生物。中国的货币文化衍生物,在古钱中称为"压胜钱",在机制币中称为"纪念章"。"币"和"章"最直观的区别来自是:币是货币,置有面值;章不360百科是货币,不行使货米阿困微承白须看构序币的职能,所以不置面值。风末干车要垂阻片从中国的机制币收藏者,一般不太注格下尽乡试的胜万例重币和章在职能上的区别,他们更关注的是文化含素,是现在的存世量,以及它们的文物价值和经济价值。
历史命运
机制币于道1949年退出流通领域仅仅30年后,从1980年前后开始,它再次李论迫娘曾话其笑现宁引起了全国人民关注。这次的关注是以另一种方式出现的:收藏品。这时的机制币已经不再是父辈买油盐酱醋的现金,也不再是装在口袋里哐啷直响的零钱,而是一种财富的体现,一种文化的载体。
相关报道
1、历史上第一枚拍卖过百万的机制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