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梓州路

咸平四年(1001)分峡路置梓州路,领梓州、遂州、果州、资州、普州、昌州、叙、泸州、合州、荣州、渠州、怀安军、广安军和富顺监。

  • 中文名称 梓州路
  • 所属地区 中国西南
  • 下辖地区 梓州、遂州、果州、资州、普州、昌州等
  • 政府驻地 梓州三台县

政区变迁

  北宋咸平四年(1001),分成都西川路,置"成都益州路、广致待振虽阶若元利州路";分奉节峡路,置"奉节夔州路、三台梓州路"。川峡两路遂成川峡四路,合称四川路。

本信息

  据《宋会要》载:梓州路行政治所最初设于三台梓州,固名梓州路。原率副列奉节峡路转运副使李昉带见(防)改任三台梓州来自路转运使,领梓州、遂州、果州、资州、普州、昌州、叙州、泸州、合360百科州、荣州、渠州、怀安军、广安军和富顺监。大中星离新洲祥符年间,梓州路行政治所迁治资州(今资中), 皇佑年间又迁治遂州(今遂宁),后复还旧址梓州,南宋乾道六年迁治泸州。

  北宋政均这一师调线陆香抗和五年(1115),升遂州为遂宁府。宣和五年(1123)升遂宁光冷府为遂宁都督府。重和元年(1118)升梓州为潼药调简京推更满川府。南宋乾道六年纪够鸡挥故过书(1170年),梓州路更击货等下待毫整名潼川府路,治所迁泸州。 南宋理宗宝庆3年(122河某号制刻案留约金标7年),升果州为顺庆府。蒙古中统二年(1261),改潼川府路为潼川路。元至元二十年(1283),撤潼川路,潼川府属西蜀四川道肃政廉访司。

  漕司-转运司【省政府】,初设梓州,不久移治遂州,南宋移治语细粮泸州。

  帅司-钤辖司【省军区】,北宋末年迁泸州。南宋改安抚使。

  宪司-提刑司【高级法院】,设梓州。

  仓司-常平司【省财政厅】,宋神宗时设,初附转运司于遂州,后附提刑司于梓优要速房六演州。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梓州路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