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检测评价服务中心是一家集合了无损探伤检测(无损检测)、环境检测、环境评价(环评)、安全评价(安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卫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石首哪坚控制效果评价、职业病危害使念曾省该顺格因素现状检测评价、家庭办公场所室内装潢空气五项(甲醛、苯、甲苯、二甲苯、TVOC)检测评价来自、甲醛检测与治理,综合便东技于一体的检测评价业务服务中心。
- 中文名称 安徽省检测评价服务中心
- 地点 合肥市马鞍路
- 介绍 综合于一体检测评价业务服务中心
- 服务项目 无损探伤检测等
服务中心简介
安徽省检测评价服务中心,是一家集合了无损探伤检测(无损检测)、环境检测、环境评价(环评)、安全评价(安评)、建设项脸号阳草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卫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三组握侵六跳理控制效果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检测评价、家庭办公场所室内装潢空气五项(甲醛、苯、甲苯、二甲苯、TVOC)检测评价、甲醛检测与治理,综合于一体的检测评价业务服务中心。
中心办公地址位于合肥市马鞍路安徽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布独场汽苗酒选米局斜对面的寰宇大厦22楼。中心在行政许来自可权限下,积极配合各政府360百科监管部门与第三方检测评价机构,公正、公平、科变边终盟养粉支氢德声学、严谨的按照企业客户及个人言精居织底最更京松滑快客户需求出具CMA检测评价报告。
服务项目
无损探伤检测(无损检测)、环境检测、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小边制技害预评价(卫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控 制效果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检测评价、家庭办公场所室内装潢空气五项(甲醛、苯、甲听题办法苯、二甲苯、TV命纸压终另子OC)检测评价、甲醛检测与治理病呀价清清模手能安。

无损探伤检测
无损探伤检测 英文名称 Non-destructive testing (简称NDT) NDT (Non-destructive testing),就是利用声、光、磁和电等特性,在不损害或不影响被检对象使用性能的前提下,检测被检对象中是否存在缺陷或不均匀性,给出缺陷的大小、位置、性质和数量等信息,进而判定被检对象所处技术状态(如合格与否、剩余寿命等)的所有技术手段的总称.
无损探伤检测业务范围:
1,锅炉检测
2,压力容器检测
3,压力管道检测
4,钢支架检测
5,桥梁来自及钢结构检测
6,材料检验与实验
7,安全评定
360百科环境检测与评价
环境伯景钱继买负检测
公共场所环境卫生指标检测
1.公共场所卫生检测2.环境影响评价检测3.企业环境污染检测
4.土壤、底质指标检测
5.工程验收检测
李属分家威滑细 6.固体废弃物、危险废弃物、海洋沉积物指标检古名伯米测
服务内容:
此服务主要副杂灯合是对新建、改建、凯集扩建公共场所卫生指标进行验讲永阶布满简任敌收检测及已有公共场所的日常检测,包括对各类公共场所强连谁造提帮液海菜灯死的室内空气质量、微小气候检测和公共场所使用的死况船群苦何乎床上物品、卫生间的卫生洁具、毛巾、浴巾、拖鞋、各植丰吧们背天探给种美容美发用具、洗浴用慢始十具进行卫生学检测。
开展公共场所卫生指标检测的目的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公共场所卫生的法律、法规、规章害度巴具重束八黄冲和标准,为创造良好的公共场所卫生条件,预防疾病,保障人体健康;并针对卫生行政部门对公共场所建设项目的选址、设计、竣工验收实行的预防性卫生监督以及对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取丝新员出杀想走得卫生许可证之日起,至下次换发证之间所进行的经害线财消尼副屋帝济常性卫生监督工作所做的检测(其主要内容包括对空气质量、小气候、水末威元名说村举个决振质、采光照明、噪甚声及公共用具与卫生设施消毒效果的卫生学检测处阻校药);同时为卫生行政部门对公共场所建设项目的选址、设计、竣工验收以及对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卫生许可证的定期审核提供科学依据。
服务流程:
业务受理→签订合同→收集资异许景文通女切料、现场调查→拟订检测曲剧担械系尔带方案→现场采样→实验室分析/检测→编制检测报告→审核评价→提交报告
报告时间:现场检测完成后5~7个工作日提交报告。
保密承诺:检测报告仅提供给委托方及卫生主管部门,未经委托方同意不向任何第三方披露,也不作为宣传材料。
客户提供的资料:建筑采暖通风(空调)平面图及其设计指标(包括新风量、人员密度、面积)
服务依据:
1、《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
2、《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3、《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卫生部,2006年)
4、《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卫生部,2006年)
5、《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规范》(卫生部,2006年)
6、《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卫生部,2006年)
评价标准:
1、《旅店业卫生标准》GB 9663-1996
2、《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GB 9664-1996
3、《公共浴室卫生标准》GB 9665-1996
4、《理发店、美容店卫生标准》GB 9666-1996
5、《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 9667-1996
6、《体育馆卫生标准》GB 9668-1996
7、《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卫生标准》GB 9669-1996
8、《商场(店)、书店卫生标准》GB 9670-1996
9、《饭馆(餐厅)卫生标准》GB16153-1996
10、《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T 18204-2000
11、《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GB/T 17220-1998
12、《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
环境评价
环境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质量评价的简称。从广义上说,环境评价是对环境系统状况的价值评定、判断和提出对策。 主要是掌握和比较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寻找污染治理重点;为环境综合治理和城市规划及环境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环境质量与人群健康关系;预测评价拟建的项目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中心环评业务服务类型
(一)回顾评价
回顾评价是对已经建成的工程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以便了解工程兴建后实际的环境变化情况、环境影响的范围和深度,针对实际出现的不利影响,提出改善措施,保护环境质量,并为今后新建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二)现状评价
现状评价是对在建工程或已建工程的现状进行环境质量评价,以便了解目前工程的环境状况,针对不利影响提出措施,保证和提高环境质量。水环境现状评价主要是对研究水域当前的质量状况按照国家环境质量标准进行评估,以确定水域现状环境质量优劣等级,并为工程前后环境质量比较提供依据。
(三)预断评价
预断评价是对计划兴建工程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或某地区或建设项目周围将来的环境质量变化情况进行预测并作出评价,对不利影响提出减免或改善措施,为决策部门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由此可见,预断评价是工程规划设计阶段进行可行性论证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评估一个地区或生产部门社会经济发展的环境适应能力的重要手段。预断评价也称为影响评价或未来评价。
环评材料准备程序
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主要工作为研究有关文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筛选重点评价项目,确定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编制评价大纲;
第二阶段为正式工作阶段,其主要工作为详细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 并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环境影响;
第三阶段为报告书编制阶段,其主要工作为汇总,分析第二阶段工作所得各种资料数据,给出结论,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
(1)工作等级划分
(2)评价大纲编写
(3)工程分析
(4)所在地区环境现状调查
(5)建设项目环境一影响预测
(6)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环境评价、环境评估等。英文缩写EIA,即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通俗说就是分析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提出污染防止对策和措施。
安全评价
安全评价,国外也称为风险评价或危险评价,它是以实现工程、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从而为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安全评价既需要安全评价理论的支撑,又需要理论与实际经验的结合,二者缺一不可。
中心安全评价业务服务范围
1)安全预评价 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工业园区规划阶段或生产经营活动组织实施之前,根据相关的基础资料,辨识与分析建设项目、工业园区、生产经营活动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的符合性,预测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安全评价结论的活动。
2)安全验收评价 在建设项目竣工后正式生产运行前或工业园区建设完成后,通过检查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情况或工业园区内的安全设施、设备、装置投入生产和使用的情况,检查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到位情况,检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健全情况,检查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情况,审查确定建设项目、工业园区建设满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要求的符合性,从整体上确定建设项目、工业园区的运行状况和安全管理情况,做出安全验收评价结论的活动。
3)安全现状评价 针对生产经营活动中、工业园区内的事故风险、安全管理等情况,辨识与分析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审查确定其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要求的符合性,预测发生事故或造成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安全现状评价结论的活动。 安全现状评价既适用于对一个生产经营单位或一个工业园区的评价,也适用于某一特定的生产方式、生产工艺、生产装置或作业场所的评价。
4)专项安全评价
专项安全评价是针对某一项活动或场所,以及一个特定的行业、产品、生产方式、生产工艺或生产装置等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的安全评价,查找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程度并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安全评价方法
安全评价方法是进行定性、定量安全评价的工具,安全评价内容十分丰富,安全评价目的和对象的不同,安全评价的内容和指标也不同。目前,安全评价方法有很多种,每种评价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应用条件。在进行安全评价时,应该根据安全评价对象和要实现的安全评价目标,选择适用的安全评价方法。
安全评价方法如下:
安全检查表评价法(SCL);
预先危险分析法(PHA);
事故树分析法(FTA);
事件树分析法(ETA);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法(FMEA);
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
矩阵法;
职业病检测与评价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服务内容:
该服务主要针对项目投产后运行期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及防治内容进行预测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包括选址、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要求、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辅助用室基本卫生要求、应急救援、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职业卫生专项经费概算等。不包括建设期的相关内容。
开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产业政策,从源头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识别、分析与评价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确定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类别,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确定建设项目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可行性,为建设项目的设计提供必要的职业病危害防护对策和建议。
通常采用的评价方法主要为类比法、经验法、检查表法、风险评估法和综合分析法等。
服务流程:
接受委托→收集资料(包括现场调查)→拟定评价方案→评价方案内审→类比企业调查→类比企业现场采样→实验室分析/检测→编制评价报告→专家评审→修改报告→专家组长确认→提交报告
报告时间:在资料提供齐全的情况下,通常20-35个工作日可出具评价报告。
保密承诺:评价报告仅提供给委托方和卫生主管部门,未经委托方同意不向任何第三方披露,也不作为宣传材料。
客户提供资料:
1、建设项目立项文
2、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资料
3、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及说明书
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书)
5、总平面布置图
6、设备清单及其布置图
7、其他
依据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 )
2、卫生部关于印发《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查规定》的通知(卫监督发〔2006〕375号)
评价标准:
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7
3、《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卫法监发[2002]63号)
4、《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9号)
5、《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GBZ/T196-2007
6、《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
危害因素控制效果评价
服务内容:
该服务以建设项目实施的工程内容为准,主要针对试运行期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效果进行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包括选址、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要求、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效果、辅助用室基本卫生要求、应急救援、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等。
开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从源头控制或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识别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对未达到职业病危害防护要求的系统或单元提出职业卫生补充措施;针对不同建设项目的特征,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和防护的特殊要求;同时为卫生行政部门对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提供科学依据。
通常采用的评价方法为现场调查法、检查表法、检测检验法等;必要时可采用其他评价方法。
服务流程:
接受委托→收集资料(包括现场调查)→拟订评价方案→评价方案内审→现场采样/检测→实验室分析→编制评价报告→专家评审→修改报告→专家组长确认→提交报告
报告时间:在资料提供齐全和双方配合下,一般出具报告的时间为30~40个工作日。
保密承诺:评价报告仅提供给委托方和卫生主管部门,未经委托方同意不向任何第三方披露,也不作为宣传材料。
客户提供的资料:
1、建设项目立项文件
2、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及卫生审查认可书
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
4、建设项目安全评价报告书
5、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及说明书
6、所有的原辅材料的产品安全数据(MSDS)和产品成分及消耗量
7、总平面布置图
8、车间平面布置图(含设备布置图、设备台数、型号)
9、生产工艺流程图及工艺流程说明
10、防护设施设置情况
11、个人防护用品发放情况
12、职业卫生管理台帐
13、职业健康体检报告汇总表
14、试运行期间的一般资料(试运生时间、目前负荷情况、有无发生安全事故和职业卫生中毒和意外事件等)
业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 )
2、卫生部关于印发《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查规定》的通知(卫监督发〔2006〕375号)
评价标准:
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7
3、《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卫法监发[2002]63号)
4、《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9号)
5、《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GBZ/T197-2007
6、《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职业卫生评价
1.建设项目职业危害因素现状评价2.建设项目职业危害因素预评价3.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评价
4.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
5.放射卫生检测
服务内容:
该服务主要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中"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的要求,按照相关法律规范对作业场所进行检测与评价,明确企业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其浓度,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对未达到职业病危害防护要求的系统或单元提出职业病控制措施的建议。
通过开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可以为企业改进职业病防护措施提供指导意见、技术依据;为职业健康检查提供技术参考意见;为企业防范和降低职业卫生风险,加强和规范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同时为卫生行政部门对企业实施日常监督管理提供依据。
报告时间:自采样结束之后15个工作日内完成检测与评价报告,特殊情况下可另行商定。
保密承诺:检测与评价报告仅提供给委托方和卫生主管部门,未经委托方同意不向任何第三方披露,也不作为宣传材料。
客户提供的资料:
1、公司的概况,包括公司的规模、员工总人数、占地面积和产品等;
2、公司总平面布置图;
3、车间平面布置图或生产设备布置图;
4、生产工艺流程图;
5、原料辅料使用情况(组成,用量等),生产流程中存在化学物料名称,及其产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
6、车间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岗位名称和数量;
7、有关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资料;
8、公司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如通风除尘排毒的名称,安装位置,运行状态;
注意事项:
1、指定专人陪同我公司工作人员对现场进行调查、采样及检测;
2、进行现场采样及检测时,需检测的工作场所应正常生产,不得人为干扰采样及检测;
3、确保我公司在检测现场的工作人员安全并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
业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 )
业务标准:
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7
3、《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
4、《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服务内容:
该业务主要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中"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安监行政部门的规定,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的要求,按照相关法律规范对作业场所进行检测与评价,明确企业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其浓度,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对未达到职业病危害防护要求的系统或单元提出职业病控制措施的建议。
通过开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可以为企业改进职业病防护措施提供指导意见、技术依据;为职业健康检查提供技术参考意见;为企业防范和降低职业卫生风险,加强和规范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同时为卫生行政部门对企业实施日常监督管理提供依据。
报告时间:自采样结束之后15个工作日内完成检测与评价报告,特殊情况下可另行商定。
保密承诺:检测与评价报告仅提供给委托方和主管部门,未经委托方同意不向任何第三方披露,也不作为宣传材料。
客户提供的资料:
1、公司的概况,包括公司的规模、员工总人数、占地面积和产品等;
2、公司总平面布置图;
3、车间平面布置图或生产设备布置图;
4、生产工艺流程图;
5、原料辅料使用情况(组成,用量等),生产流程中存在化学物料名称,及其产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
6、车间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岗位名称和数量;
7、有关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资料;
8、公司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如通风除尘排毒的名称,安装位置,运行状态;
注意事项:
1、指定专人陪同我公司工作人员对现场进行调查、采样及检测;
2、进行现场采样及检测时,需检测的工作场所应正常生产,不得人为干扰采样及检测;
3、确保我公司在检测现场的工作人员安全并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
业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 )
业务标准:
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7
3、《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
4、《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
空气检测
室内空气检测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依据标准
(1)住宅和办公建筑物等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评价的依据标准是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按本标准可以对包括甲醛、苯、氨、氡和TVOC在内的共19项参数进行控制,根据控制结果判定是否"符合标准"。
(2)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质量验收检测报告的依据标准是GB50325-200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按本标准,对五种室内环境污染物(甲醛、苯、氨、氡、TVOC)浓度 检测按其浓度限量评定每个污染物是否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当所有检测点的检测结果全都符合本规范的规定时,可判定为室内环境质量合格。
(3)12种公共场所(室内环境)空气环境参数检测评价的依据标准。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GB50325-2001 、DBJ01-91-2004
序号 | 参数 | 单位 | 限量值 | |
I 类 | II类 | |||
1 | 甲醛HCHO | mg/m3 | ≤0.08 | ≤0.12 |
2 | 氨NH3 | mg/m3 | ≤0.20 | ≤0.50 |
3 | 苯C6H6 | mg/m3 | ≤0.09 | ≤0.09 |
4 | 氡222Rn | Bq/m3 | ≤200 | ≤400 |
5 | 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 | mg/m3 | ≤0.50 | ≤0.60 |
本标准适用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工程质量验收时的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
I 类民用建筑工程:住宅、宿舍、医院病房、老年建筑、幼儿园、学校教室等场所;
II类民用建筑工程:旅店、办公楼、文化娱乐场所、书店、图书馆、展览馆、体育馆、商场(店),公共交通工具等候室、医院候诊室、饭馆、理发店等场所。
检测流程:
1、电话预约(咨询): 由专业技术人员为您解答您所遇到的环境问题,有针对性的向您介绍有害气体对您健康的危害及如何检测它们的存在;根据具体情况建议布点位置,确定检测项目、时间、价格。
2、专业人员上门采样:中心委派具有实验室从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携带采样仪器上门采集空气样品;根据现场情况,为您分析主要污染源,提供专业解答;填写空气检测委托书,请写明:报告邮寄地址、检测报告名称(委托单位/人名称)、联系方式等相关信息;
注:请认真检查现场采样人员的证件,检查仪器背面是否有中国计量研究院仪器检定标签,及检定标签日期;
3、实验室分析:现场采样技术人员携带空气样品返回实验室,由各项检测实验室分类接收样品,运用大型实验室仪器设备对采得的空气样品进行分析检测;
4、主管审核签字并出据检测报告:由本中心主管工程师审核数据,并编制检测报告,由中心主管工程师、审核员、编制员三人共同签字,盖本中心报告专用章;
5、电话联系并告知检测数据,确定报告送取方式,并完成报告交付。
甲醛检测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依据标准
(1)住宅和办公建筑物等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评价的依据标准是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按本标准可以对包括甲醛、苯、氨、氡和TVOC在内的共19项参数进行控制,根据控制结果判定是否"符合标准"。
(2)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质量验收检测报告的依据标准是GB50325-200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按本标准,对五种室内环境污染物(甲醛、苯、氨、氡、TVOC)浓度 检测按其浓度限量评定每个污染物是否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当所有检测点的检测结果全都符合本规范的规定时,可判定为室内环境质量合格。
(3)12种公共场所(室内环境)空气环境参数检测评价的依据标准。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GB50325-2001 、DBJ01-91-2004
序号 | 参数 | 单位 | 限量值 | |
I 类 | II类 | |||
1 | 甲醛HCHO | mg/m3 | ≤0.08 | ≤0.12 |
2 | 氨NH3 | mg/m3 | ≤0.20 | ≤0.50 |
3 | 苯C6H6 | mg/m3 | ≤0.09 | ≤0.09 |
4 | 氡222Rn | Bq/m3 | ≤200 | ≤400 |
5 | 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 | mg/m3 | ≤0.50 | ≤0.60 |
本标准适用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工程质量验收时的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
I 类民用建筑工程:住宅、宿舍、医院病房、老年建筑、幼儿园、学校教室等场所;
II类民用建筑工程:旅店、办公楼、文化娱乐场所、书店、图书馆、展览馆、体育馆、商场(店),公共交通工具等候室、医院候诊室、饭馆、理发店等场所。
检测流程:
1、电话预约(咨询): 由专业技术人员为您解答您所遇到的环境问题,有针对性的向您介绍有害气体对您健康的危害及如何检测它们的存在;根据具体情况建议布点位置,确定检测项目、时间、价格。
2、专业人员上门采样:中心委派具有实验室从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携带采样仪器上门采集空气样品;根据现场情况,为您分析主要污染源,提供专业解答;填写空气检测委托书,请写明:报告邮寄地址、检测报告名称(委托单位/人名称)、联系方式等相关信息;
注:请认真检查现场采样人员的证件,检查仪器背面是否有中国计量研究院仪器检定标签,及检定标签日期;
3、实验室分析:现场采样技术人员携带空气样品返回实验室,由各项检测实验室分类接收样品,运用大型实验室仪器设备对采得的空气样品进行分析检测;
4、主管审核签字并出据检测报告:由本中心主管工程师审核数据,并编制检测报告,由中心主管工程师、审核员、编制员三人共同签字,盖本中心报告专用章;
5、电话联系并告知检测数据,确定报告送取方式,并完成报告交付。
装修污染甲醛治理
通过对客户室内环境的专业评测,采用适合客户需求的技术和产品,为客户量身定制合理完善的室内污染综合解决方案,最大限度控制室内污染源,并有效清除室内有毒有害气体(甲醛、苯、甲苯、二甲苯、TVOC),再辅之以人性化的施工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从而改善居室空气质量,营造一个绿色、健康、清新舒适的室内环境。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安徽省检测评价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