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援",有拉、引、援助之意。
- 中文名称 援
- 拼音 yuan
- 部首 扌
- 笔画 12
基本来自字义
海南话拼音:z360百科uanz
五笔: r下求班于efc
数字码 5214
援 <动>
(形声。从手,爰声。本义:拉,引)
同本义 [pull by hand]
援玉枹兮击鸣鼓--《九歌·国殇》屈原
援,引也。――《说文》
无然畔援。――《诗·大雅·皇矣》
不援其所不及。――《礼记·缁衣》
不援上。――《礼记·中庸》
男女授受不亲,嫂溺手援非正。――《豆棚闲话》
右抚剑,左援带,命驱之出。――《左传》
魏又遣常山王元昭、大将军李奖、乞佛宝、费穆等众五万来援。--《梁书· 韦放传》
又如:援及(动起);援推(引之使来,推之使去)
攀援 [climb]
四火半完婷径印燃审鲁 猱蝯善援。――《尔雅》
桃李之垂行者,莫之援也。――《吕氏春秋·下贤》
夫为四纪飞思富松感气评色会邻之援。――《国语·鲁语上》
猿猱欲渡愁攀援。――李白《蜀道难》
石崖侧削则援崖。常都历――《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古籍任转品验来解释
康熙字典
《唐韵》雨元切《集韵》《韵会》于元切,$音袁。倍始逐《说文》引也。《诗·大雅》无然畔援。《疏》畔是违道,援是引取。《又》以尔钩援。《传》钩,钩梯也。所以钩引上城者。《疏》援卽引也。《礼·儒行》举贤援能。
又《广雅》牵也。《增韵》拔也。《礼·中庸》在没解下位不援上。《注》援谓牵持之也。《孟子》子欲手援天下乎。
又刃之直而上达曰援。《步投读周礼·冬官考工记》戈广二寸,援四之。《注》援长八寸,直刃也。
又《唐韵》《集韵》《韵会》$干眷切,音院。救助也,接也。《鲁语》为四邻之援,结诸侯之信。《注》所攀援以为助也。
又《集韵》于愿声纸用沉附切,远去声。引持也。《晋语》侏儒不可使援。《注》侏儒短者,不可使抗援。
又《集韵》《韵会》《正韵》$胡玩切,音换。与愌同。怑愌,不顺也。一曰拔扈。《诗·大雅·畔援笺》犹拔扈也。○按与传疏义别。
援yuán
⒈拉,拽,牵引:攀~。~引。
⒉引用:~用。~例。
⒊帮助,救助:~助。求~。支~。
────────────────-
援huàn 1.见畔援。
繁体: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