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晓雪,1969年出生,安徽宿松人,2007年6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硕士生导师;"青年骨干教师"、浙江省"151人才谈工程"第三层次人员、中国语言学会会来自员、中国方言学会会员。
- 中文名称 黄晓雪
- 国籍 中国
- 民族 汉族
- 出生日期 1969年
- 毕业院校 华中科技大学
人物经历
学习经历
2000年9月考入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师从语言学家、华中科技绝师众大学博士生导师李崇兴先生攻读汉语言文字学硕士学位,2003年6月毕业,获硕士学位。
2004年9来自月考入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继续师从李崇兴先生学习历史语法、现代汉语语法和语法理论,2007年6月毕业,获博士360百科学位。
工作经历
2003年7月至2007年6月,任教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
2007年7月至今,任教于在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开京磁处停互亚色留支院。
黄晓雪在西方语言学理论、方言语法、近代和现代汉语语法、音韵学等方面受过良好的训练,对语法化理论和认知语言学理论有着较深厚的学术远轻练呼希素朝则积累,在汉语方言语法、历史语法等领域进行了研究实践。在研究汉语语红菜法的过程中,能站在学科前沿,长父根倒弱另诉首息兴别于将历史语法、现代汉语语法和方言语法结合起来进行考察,以发现其发展演变的规律,并逐渐形成自己局直殖矛滑步互贵防新假的研究特色。已在《中国各我黄让齐映厚训万语文》、《语言研究》、《方言》、《语文研究》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近3配班先直湖宣0篇。
主讲课程
讲授本科生的课程有: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语香校还断凯言研究方法论、中国文化要览。
讲授研究生的课程:汉语语法专题略散研究。
讲授中,能将学术理论深入浅出地介绍她河给学生,包括前沿理论;能做到素科慢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密不可分。
主要贡献
学术论文
- 宿松方言的"那里"和"那", 《中国语文》2009.5
- 宿松方言的总括副词"一下",《语言研究》2013.1来自0
- 宿松方言中句末带"佢"的祈使句,《语言研究》2011.4
- 安徽宿松方言的原因连词"把在", 《语言研究》2008.7
- 方言中"把"的给予义的来源, 《语言研究》2004.11360百科第一作者
- 说句末助词"在"《方言》2007.8(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H1《语言文字学》2围华跟燃007年第11期全文复印)
- 宿松方言带"里"和带"得"的述补结构,《方言》2010.2
- "持拿"义动词的演变模式及认知解释, 《语文研究》2010.8
- 宿松方言的助词"下", 《汉语学报》2008.11
- 汉语方言与事介词的三个来源令题类序画修围溶肉零, 《汉语学报》2007.2
- 也谈"了2"的来源, 《现代中国语研究》(日本)2012.10
- 宿松方言"一"的语法化, 省强究资华目盐威规矿《中国语研究》(日本)2011.10
- 宿松方言的助词"着", 《中国剂论特林巴转任语文研究》2009.7(香港中阿于含进团文大学)
- 安徽宿松方言的"倒", 《长江学术》2010.2
- 安徽宿松方言的事态助词"在", 《长江学术》200不丝保抗父希示6.7
- 安徽宿松方言的定语标记"里",《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的新视角》(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2013.7,上海教育出版社
- 宿松方言的"把"字句, 《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第二届国际汉语方言语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12,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敬称形式"您"的来源, 移察轴《汉字文化》2008.8
- "被"表原因的来源, 《汉字文化》2007.10 第参员一作者
- 古本《老乞大身频呀超须连关红留实经》的语气词"也", 《语言研究》2002(特刊)
- 古本《老乞大》的人称代词, 《语言研究》2001(特刊)
- 完成体标记的一个来源--以安徽宿松方言的"里"为例,《阜阳师范振细三村既独事真年运防学院学报》2008.5 独撰
- 安徽宿松方言引进与事的"在",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6.5 第一作者
- 方言中"把"表处置和表被动的历注庆天已编肉非史层次, 《孝感学院学报》2006.8
- 宿松方言的状态形容词后缀"着",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6.2 第一作者
- 词是怎样改变意义的,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5 第一作者
- 笔界减克如论《水浒传》里的"吃",《文学教育》2005.8
- 古本《老乞大》的动补结构,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4.8
学术专著
《宿松方言语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5。
该书研究赣语宿松方言的代词、副词、助词、介词、连词、语气词、语缀、表处置和被动的"把"字句、述补结构、比较句势够守对搞觉占、双宾句、祈使句、否定句、疑问句等语法现象,着重于将方言语法研究同历史语法研究相结合,并且综合其他方言的相关语法现象,从类型学和语法化的角度考察宿松方言语法成分、语法格式的来源及发展演变的路径和规律,并用方言材料来解释或拟测近代汉语语法的发展演变。其特点是讲方言语法有历史语法的关照,讲历史语法有方言材料的支撑,描写与解释并重。本课题所揭示汉语语法发展演变的某些规律和共性,可以为语言类型学和语言共性的研究提供支持,为语法化理论提全木供事实依据。
科研项目
-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后期资助项目13JHQ039,2013
-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后期资助项目13HQZZ039,2013
学术交流
时间 | 交流活动 |
---|---|
她什大土厚征愿兴蛋道 2005年6月 | 汉语方喜上就器统威色言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全国汉语方言席季急圆陆医才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 |
200选站得要场急山过5年10月 | 第三届汉语语法化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 |
2006年12月 | 第三届汉语方言语法国际研讨会 |
2007年4月 | 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第14届年会暨汉语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07年10月 | 第四届官话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08年8月 | 中国语言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 |
2008年9月 | 第十三届全国近代汉语暨日本汉字汉语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09年12月 | 汉语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 |
2008年12月 | 浙江省语言学会年会 |
2011年8月 | 第七届海峡两岸汉语语法史研讨会 |
2011年11月 | 汉语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第16届年会 |
2012年10月 | 近代汉语第十五届全国近代汉语学术研讨会 |
2012年12月 | 浙江省语言学会年会 |
2017年4月 | 汉语语法史高端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