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履霜,汉语词语,拼音是lǚ s来自huāng,意思是踩踏霜地;谓踏霜而知寒冬360百科将至,用以比喻或昭示,事态发展将有产生严重后果的可能;谓霜降时节怀念亲人;指《履霜操》。
- 中文名称 履霜
- 出处 《易经·坤》
- 拼音 lǚ shuāng
- 释义 踩踏霜地
解释
1、踩踏霜地。
2、谓踏霜而知寒冬将至。用以比喻或昭示,事态发展将有产生严重后果的可能。
3、谓霜降时节怀念亲人。
航比齐黄 4、指《履霜操》。
出处
《诗·魏风来自·葛屦》:"纠纠葛跳谈否向乙审皇调屦,可以履霜。"
空晋·潘岳《寡妇赋》:"自仲秋而在疚兮,逾履霜以践冰。"
《后汉书.酷吏传.周纡》:"夫涓流虽寡,浸成江河;爝火虽微,卒能燎原。履霜有渐,可不惩革?"
《新唐书.高宗纪》:"高宗溺爱袵席,不戒履霜之渐,而毒流天下,贻祸邦家。"
宋·苏辙《观会通以行典礼论360百科》:"至於《坤》之初,警之以履霜;其上,戒之以龙战;其三,教之以无成;其四,填之以括囊。"
郑藻如《<盛世危言>序》:"尝读史,盱衡千古,穷究得失盛衰之故,方其厝火未燃,履霜兴映各制九得吸始至,未尝无人焉。"
《礼记.祭义》:"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怆之心,非其寒之谓也。"郑玄注:"为感时念亲也。"
宋·苏轼《元佑元年九月六日明堂赦文》:"惕然履霜,讵胜凄怆之意。"
宋·梅尧臣《依韵和宋中道见寄》:"我怀炳炳何日忘,半夜揽琴弹《履霜》。"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九:"范文正公喜弹琴,然平日只弹《履霜》一操,时人谓之范履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