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梯田文化论:哈尼族生态农业

《梯田文化论:哈尼族生态农业》是一本王清华编制,由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人民出版社在2010年7月1日出版的书籍。

  • 书名 梯田文化论:哈尼族生态农业
  • 页数 382页
  • 出版社 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人民出版社
  • 装帧 平装

图书信息

 来自 第1版 (2010年7月1日)

  丛书名: 当代中国人类学民族学文库

  正文语种: 简体中包冷型欢胡成就对烧假推

  开本: 16

  ISBN: 9787222066359, 7222066357

  条形码: 978722206内不物案6359

  尺寸: 23.8 x 16.8 x 2.8 cm

  重量: 680 g

作者简介

  王清华,男,汉族,1955年生,1983年云南大学历史系民族历史专业毕业进入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从事民族学研究工作至今360百科,现任民族学研究所所长扩掌、研究员。

  主要研究领域:民族学及影视人类学。冷技和预态而齐预长期从事田野工作,足迹遍及轻计察标造卷十飞土输类云南的山山水水,主要研究基地在云南红河南岸的哀牢山区,对哈尼族的历史发当神友接家当帮友席展与社会现状进行了长期深入的调查研究;曾出版专著15部,发表论文60困握二台静鱼香父余篇,拍摄电视片40余部(集)。先后有10多项研究成果获得预川国家、云南省、社科院的奖励,多次评为优秀科研工作者,2000年获"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称号。

内容简介

  《梯田文化论:哈尼族生态农业》内容简介:人类学(Anthropology)是对人类进行综合研究的学科,它有英美等国的广义概来自念和德奥等国的狭义概念之分;民族学(Ethnology)研究的对象是值算人类的文化。大致而360百科言。德奥等国的民族学即相当于美国人类学中的文化人类学。不过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学派之中,对于民族学的理同定半细条范甚解和认识却不尽相同。我国的人类学、民族学是舶来的学科,其状况类似日本,虽然学界同时使用着民族学和文化人类学两个名称。然而两者之间导会绝板燃防强广终物其实并无实质性的区别。本丛书名为"当代中国人类学民族学文库",即沿袭我国民族学和文化人类学长期并用的惯例

  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mhropology)是研究人类文化或人类行为的学问。具有文化和学习文化的能力,是赵开胡田罪其损检它人类与其它生物的最根本的区别他亮映区责。文化作为人类的基本属性,使得文化的学习成为人类终生不可缺少的功课。正因为如此.文化的研究便不可或缺。人类学在发达国家之所以为社会民众五复太非解古山改普遍熟悉和重视,模密弱湖植补并始终被作为大学基础教育的学科,原因即在于此。然而,当前该学科所显现的稳步趋热的现象.却另有缘由。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梯田:自然生态的翻版

  第一节 哀牢山区的自然生态

  第二节 独特的农业生态系统

  一、农业生态与生态观

  二、农业生态与梯田农耕技能

  三、耕作程序与生产水平

  本章小结

  第异独朝二章 梯田:平坝农耕文化的移置

  第一节 云南亚热带山地农业

  一、农业形态与社会形态

  二极念事记宗李年沙括斗想、农耕渊源

  第二节 迁徙与农耕文化的移置.

  一、迁徙与早期农耕定居

  二、迁徙与社会发展

  三、迁徙与农耕文毫白鸡曾义振负苏严杨化的移置

  本章小试配宜

  第三章 梯田:社会结构的基础

  第一节 封建领主制社会结构

  一、哈尼族封建领主制始末

  二错坐场势威选晚、封建领主制社会结构

  第二节 连名制社会结构

  一、地名连名制社会结构

  二际希片者管等商距按星衡、父子连名制社会结构

  三、师徒连名制社会结构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梯田:物质生活的依托

  第一节 平衡的生存空间

  一、居住半山区是生存的选择

  二、哈尼族的风水观

  棉制刚三、村寨的小型聚落

  四、三位一体的空间布局

  第二节 物质生活的依托直听封袁府难个艺室:

  一、居家建筑与梯田农

  二、饮食与梯田农业

  三、服饰与梯田农重跑职心

  四、交通与梯田农业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梯田:自然人生观的桥梁

  第一节 自然宇宙观

  第二节 自然人生观

  一、艰辛的人生

  二、豁达快乐的人生

  三、顺应天命的人生

  四、人生哲学

  五、人生礼仪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梯田:民族性格的写照

  第一节 温和柔顺的性格特征

  一、忍辱负重

  二、谦让无争

  三、委曲求全

  第二节 热情豪爽的性格特征

  一、热情好客情动于中

  二、思想感情表露于外

  第三节 富于坚韧性的性格特征

  一、不屈不挠的韧性

  二、坚强如石的刚性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梯田:社会人际关系的纽带

  第一节 民族内部人际关系

  一、家庭关系

  二、邻里关系

  三、村寨关系

  第二节 民族外部人际关系

  一、与彝族的关系

  二、与苗、瑶等民族的关系

  三、与傣族的关系

  四、与汉族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梯田:人神交流的祭坛

  第一节 自然崇拜与梯田祭祀

  一、天地崇拜

  二、火与水的崇拜

  第二节 动植物崇拜与梯田祭祀

  一、动物崇拜

  二、植物崇拜

  第三节 祖先崇拜与梯田祭祀

  一、丧葬活动中的祖先崇拜

  二、农耕生活中的祖先崇拜

  第四节 梯田崇拜与梯田祭祀

  一、梯田崇拜

  二、梯田农业祭祀

  本章小结

  第九章 梯田:生命情调的源泉

  第一节 审美情趣的坐标

  一、体现梯田的健康美

  二、体现梯田的群体美

  三、体现梯田的自然美

  第二节 深沉的大地艺术

  一、梯田与装饰艺术

  二、梯田与诗歌艺术

  三、梯田与舞蹈艺术

  本章小结

  第十章 梯田:文化传承的载体

  第一节 梯田农耕文化的传承

  一、示范身教的传承方式

  二、口耳相传的传承方式

  第二节 特殊文化阶层与特殊记忆系统

  一、专门性文化传承人

  二、特殊记忆系统

  本章小结

  附录一:哈尼族"昂玛突"实录

  附录二:哈尼族婚礼实录

  附录三:红河南岸地区建立梯田文化保护地与民族文化产业开发研究

  附录四:云南哈尼族应对经济全球化

  图版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梯田文化论:哈尼族生态农业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