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网络体系结构模式

《网络体系结构模式》是2009年清华大画格干据务那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 书名 网络体系结构模式
  • ISBN 9787302201809
  • 页数 284页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年6月1日

群该喜蛋本简介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丛书名: 国外计算机科学经典教材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302201809

  条来自形码: 9787302201809

  尺寸: 22.6 x 18.4 x 1.8 cm

  重量: 522 g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John Day 译者:付

内容简

  在《网络体系结构模式》中,John Day采用了独特的方法解决网络体系结构的问题。他通过拨开历史云雾,在我们来自于原ARPANET和如今的Internet的认识鸿沟之间架起了桥梁,重新阐述了联网技术。在其中,火态于沉修他讲述了社会经济学如何使这一来自进程偏离轨道,而沙帝提木城出现目前的危机。《网络体系结构模式》首先介绍了ARPANET开发中的7大基础的、未解的问题。同时,作者揭360百科示了协议中简化设计和实现的被抗尔略父取突出状头怎忽视的模式。他将使您对命名获建策验胶干审培和寻址的核心问题有新的深入认识,并从上层体系结构中获得结果。接着,《网络体系结构模式》开始为我们突破Internet的局限后后继亮且如何利用设计、开发和管理的结果打基础。

目录

  第1章 网络体系结构基础

  1.1 导言

  1.始斗己以齐2 起源

  1.3 抽象级别

  1.3.1 模型

  1.3.2 服务

  1.3.3 协议与接口

  1.3.4 实现方式

  1.4 指定协议

  1.4.1 非正深仅话粒怀每式规范

  1.4.2 形式描述技术

  1.5 后续章 节内容

  第2章 协议元素

  2.肉服介跟标置的排众1 简介

  2.2 协议体系结构

  2.3 数据单元

  2.3.1 构造协议

  2.3.2 PDU的大小

  2.3.3 机制和策略

  2.3.4 QOS与NOS

  2.4 数据传输举工逐最座香远案配机制的简略类别

  州关2.4.1 定界

  2.4.2 初始状态同步

  2.4.3 策略选择

  2.4.4 寻址

  2.4.5 流或连接标识符

  2.4.6 中继

  2.4.7 多路复用

  2.4.8 排序

  2.4.9 分解/重新组装

  2.4.1 0组货静汽脸合/分离

  2.4.1 1数据污染

  2.4.1 2丢失和试合限激复制检测

  2.4.1 3流程控制

  2.4.1 4转发控制或确认

  2.4.1 5压缩

  2.4.1 6身份验证

  2.4.1 7访问控制

  2.4.1 8完整械怀句

  2.4.1 9机密性

  2.4.2 0不可否认性

  2.4.2 l活动性

  2.5 运行阶

  2.5.1 注册阶段

  2.5.2 建立和同步阶段

  2.5.3 数据传输阶段

  通善她换况准令搞护行赵2.6 小结

  第3章 协议中的模式

  3.1 简介

  3.2 两种主要的体系结构范例

  3.2.1 分层模型

  3.2.2 串珠模型

  3.3 无连接和连接之争

  3.3.1 背景

  3.3.2 寻找合成:简单部分

  3.4 机制的类型

  3.5 协议中PDU的数量

  3.6 协议的类型

  物流季坐粒钟石阳案由3.7 数据传输PM的体系结构

  3.8 寻找合成:难点部分

  3.9 小结

  第4章 上层体系结构研究

  4.1 简介

  4.2 一段历史

  4.2.1 ARPANET的上层

  4.2.2 OSI尝煤专歌及践希松满促试或"GreenSideUp

  4.2.3 网络管理

  4.2.4 HTTP和Web

  4.2.5 目录或名称解析协议

  4.3 如何区分上层

  4.3.1 语义的重要性

  4.3.2 位置独立

  4.4 小结

  第5章 命名和寻址

  5.1 简介

  5.2 为什么需要命名和寻址

  5.3 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5.4 命队础名和寻址的背景

  5.4.1 数学和命名基础

  5.4.2 电话学中的命名和寻址

  5.4.3 操作系统中的命名

  5.4.4 X.2 5和ITU,

  5.4.5 Internet中寻址的演变:早期IP

  5.4.6 OSI和NSAP

  5.4.7 IPv6中的寻址

  5.4.8 IPv6回顾

  5.4.9 "上层"或OSI中的应用程序寻址

  5.4.1 0URI、URInURN等:Internet中的上层寻址

  5.5 小结

  第6章 探究层

  6.1 简介

  6.2 集合协议

  6.3 研究问题

  6.3.1 简介

  6.3.2 单系统内的通信

  6.3.3 两个系统之间的通信

  6.3.4 使假设无效

  6.3.5 所需的新元素

  6.3.6 两个系统之间的同时通信

  6.3.7 与N个系统的通信

  6.3.8 便宜地与N个系统通信

  6.3.9 初始结论

  6.4 回顾..

  6.5 网络IPC体系结构(NetworkIPCArchitecture,NIPCA)

  6.6 组织层

  6.7 小结

  第7章 网络0PC模型

  7.1 简介

  7.2 基本结构

  7.2.1 定义

  7.2.2 基本系统概述

  7.3 为(N).DIF和应用程序命名概念

  7.4 (N)-分布式IPC设备

  7.4.1 定义

  7.4.2 (N)-IPC-进程

  7.4.3 (N)-IPC-APM

  7.4.4 IPC管理任务

  7.4.5 网络管理协议和管理体系结构

  7.5 层的本质

  7.6 DIP的运行

  7.6.1 给(N)-DIF添加新成员

  7.6.2 创建新的DIF

  7.6.3 数据传输

  7.7 (N)-DIF中的标识符

  7.7.1 (N)-端口-ID

  7.7.2 应用程序进程名

  7.7.3 (N)-地址

  7.8 IPC设备

  7.8.1 IPC结构

  7.8.2 相同等级的多个(N)-DIF

  7.8.3 安全暗示

  7.9 小结

  第8章 让地址拓扑化

  8.1 简介

  8.2 寻址的一般属性

  8.3 在寻址中引入拓扑

  8.4 寻址的拓扑

  8.5 寻址中层次结构的作用

  8.5.1 层的层次结构

  8.5.2 地址空间的分层拓扑

  8.5.3 网络的层次结构

  8.5.4 混合地址空间和层的层次结构

  8.6 分层的寻址体系结构

  8.6.1 单层地址拓扑

  8.6.2 单层的分层地址拓扑

  8.6.3 层的层次结构的寻址拓扑

  8.6.4 层的多个层次结构的寻址拓扑

  8.6.5 混合公有Internet

  8.7 小结

  第9章 多链路.多播与移动性

  9.1 引言

  9.2 多链路

  9.3 多播体系结构

  9.3.1 多播问题介绍

  9.3.2 多播模型

  9.3.3 多播寻址

  9.3.4 多播分发

  9.3.5 句子命名操作及其转换

  9.3.6 递归体系结构的多播分发

  9.3.7 多路复用多播组

  9.3.8 可靠多播

  9.4 移动性

  9.4.1 IP和蜂窝网络中的移动性

  9.4.2 NIPCA中的移动性

  9.4.3 对等移动网络

  9.4.4 移动应用程序进程

  9.5 小结

  第10章 退出死胡同

  10.1 引言

  10.2 巩固与下一代网络

  10.3 这是怎样发生的

  10.4 理论的重要性

  10.5 寻找新途径

  10.6 重点

  附录A 关于分离机制和策略的Gedanken实验的要点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网络体系结构模式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