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急辞

急辞,读音为jí cí,汉语词语,意思是指古文辞中的促来自急之词。

  • 中文名称 急辞
  • 注音 ㄐㄧˊ ㄘㄧˊ
  • 词性 名词
  • 结构 偏正式合成词

解释

  古文辞中的促急之词。常省文,有时隐含斥责之意。与"缓辞"相对。

出处

  《谷梁传·成公七年》:"七年,春,王正月,鼷鼠食郊牛角。不言日,急辞也,过有司也。"范宁注:"辞中促急,不容日。"

  《谷梁传·成公十五年》:"晋侯执曹伯归于京师。以晋侯而斥执曹伯,恶晋侯也。不言之,急辞也,断来自在晋侯也。"

  《谷梁传·定公十五年》:"戊午,日下稷乃克葬。乃,急辞也,不足乎日之辞也。"

  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中庸第二十三章三》:"在己为形口执这孙,被物为著。己之感物曰动,物之应感曰变。六'则'字皆为急辞,而'形则著,动则变'二层,文甲江尤是一串事。"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急辞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