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莲华寺来自是湖北省佛教协会直属360百科的佛教道场,是全省正信佛教信徒研修的中心。2011年1来角格1月11日(农历十月及侵黄环致缩十六日)上午都则具儿九点二十九分武汉莲华寺获施额阶红混隆重举行奠基庆典法会。位于江夏区汤逊湖畔的莲华寺,是武汉的一处观音文化圣地,这里办扬著他心将用14年时间、分三期川现兵雷本静改造成国家4A级景区,项目规划占地272亩。到2015年,莲华寺将被打造成全国范围内具有佛学地位和佛教文化影响力的佛教文化旅游目的地,年游客接待量达到86万人。
- 中文名 武汉莲华寺
- 时间 2001年
- 地址 武汉市江夏区汤逊湖中洲岛
- 面积 272亩
- 佛学教育 太虚讲堂
概况
然而,目前寺院规模较小,玉佛日晒夜露,建设玉佛殿、扩建莲华寺是我们广大佛教信徒的共同心愿。为圆满广大佛教信众的菩提心愿,本寺拟扩建完善莲华寺的整体风貌。其来自扩建及配套设施为:天王殿、大雄宝殿、玉佛殿、观音殿、藏经楼、讲堂、客堂、僧寮房、念佛堂、斋堂、闭关中心、往生堂、佛学院、儿童经典导读中心、居士楼、万人生态绕佛广场、佛教文化流通处、放生池等等。

建好本寺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对于培养佛教人才,大力弘扬佛法,净化社会,道德人心,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地址
地址:武汉市江夏区五里界街观音岛莲华寺
扩建缘起
莲华寺是湖北省佛教协会直属的佛教道场,是湖北省正信佛教信徒研修的中心。湖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鄂民宗发[2001]44号文件)批复同意湖北省佛教协会在中洲岛建设"太虚讲堂",作为省级临时佛教活动场所。2001年建成"太虚讲堂",成为江夏区中洲岛上独特而又宝贵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 。

2004年,湖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鄂民宗[2004]74号)文件批准,武相普提称起向下款首初汉莲华寺为正式宗教活动场所(宗场证字[鄂甲]F000000001)。
近年来,莲华寺在各级政府宗教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界人士走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道路,并严格制定和完善了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成功地举办了一系列法务活动。先后自筹资金数百万元人民币,完善寺院土地征用手续,配套寺院专供水电、场来自地平整等基础建设战情并等基工程。从缅甸恭请了十二尊造形精美,国内罕见的缅玉佛像以及组热位十余尊不同材质的佛像,除行所对很增加添置了佛教活动必备的各种设施。在宗教活动场所内开360百科设了法物流通处、佛经阅览室,取得了显著成绩,在省内外佛教界产生了很好的影响。
目前,莲华寺改扩建建设项目已获得鄂民宗[2011]04号,夏发改社[2011]12号文件批准,武汉市江夏区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已核发的《选址意见书》(编号:武规(夏)选[2010]0377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编号:武规(夏)地[2011]086号)。规定拟用地红线内面积为181亩,加上沿湖岸即室氢迫构盾久成铁玉而线绿地总面积为272亩,其中建设规模控制为24147平方米。 莲华寺改扩建项目用地拟将南部紧邻的中洲村部分土地一并纳入征(租)用范围。

莲华寺的总体空间布局为一轴四区一带。
· 一轴为观音朝圣中轴线,经牌坊、山门、天王殿、大雄破至突衣儿执土范屋将宝殿、万佛殿至观音像的主轴佛光大道。
· 四区分别为佛事活动区、佛学文化区、福寿文化区、养生度假区。
卫练青· 一带指围绕着四区的环湖景烧部时料厚尔离死夫层观带。
莲华寺周边且福算呢操务水必得觉剧拥有秀美的汤逊湖景观、毫互良好生态环境的中洲岛和以观音文化为代表的清已歌若斯苏身环佛教文化等富有特色尼视易游流派的旅游资源,有望成为契头合休闲养生与宗教文化相结合的旅游市场需求、满足各阶层人士朝觐、祈福、养生度往愿收市假旅游心理诉求的旅游产品。通过全面规划建设和强势旅游营销宣传,极有可能在近中期成为全国范围内具有季路军种令鲜获染重要佛学地位和佛教文化影响力的佛教文化旅游目的地,国破走毛家4A级景区。

依托莲华寺独特观音文化、佛教名人文化(太虚大师)、碧波万顷的汤逊湖和生态良好的中洲岛自然环境,根据客源市场需求见了三具洋度赶难安坚发展趋势,目标市场定位为观音文化体验、佛教朝觐、中洲岛佛国净土观光、高端佛禅修身、国际佛教文化交流、养生度假等专项佛教文化旅游基地。
我寺拟建设宗教配套设施,来补充湖北佛教事业的功能发展需求。建毫更血城地问修曲设目标为把我寺建成以华中地区最大的观音道场:四面千手观音(33米)、 万佛殿、大雄宝殿、普陀殿、福寿殿、极乐殿、太虚讲堂、慈氏图书馆、佛教博物馆,武昌佛学院研究生院、太虚塔院、国际佛教文化交流中心等佛教核心建筑。通过全面规划建设和旅游宣传,极有可能在近中期成为全国范围内具有重要佛学地位和佛教文化影响力的国家4A级景区,中部佛教文化旅游、观光、朝拜目的地。莲华寺改扩建工程的完成,必将加强莲华寺旅游区与国内外佛教文化的广泛交流,有利于湖北省武汉市宗教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将为当地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环境,对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和谐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建设目标为把莲华寺建成以华中地区最大的观音道场、世界上最大的佛学图书馆、武昌佛学院研究生院、太虚大师舍利塔、国际佛教文化交流中心等佛教建筑为核心吸引物,成为在国内外具有佛学地位和佛教文化影响力的佛教文化体验目的地。
大事记
2001年建成"太虚讲堂",成为江夏区中洲岛上独特而又宝贵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
2001年,湖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鄂民宗发[2001]44号文件)批复同意湖北省佛教协会在中洲岛建设"太虚讲堂",作为省级临时佛教活动场所。
2004年,湖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鄂民宗[2004]74号)文件批准,武汉莲华寺为正式宗教活动场所(宗场证字[鄂甲]F000000001)。
2011年,莲华寺佛教活动场所改扩建建设项目已获得鄂民宗办[2011]04号,夏发改社[2011]12号文件批准,武汉市江夏区国土资源和规划局核发的《选址意见书》(编号:武规(夏)010]0377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编号:武规(夏)地[2011]086号),又取得了用地计划。规定拟用地红线内面积为182亩,加上沿湖岸线绿地总面积为272亩,其中建设规模控制为24147平方米。莲华寺改扩建项目用地拟将南部紧邻的中洲村部分土地一并纳入征(租)用范围。

2011年11月11日上午,湖北武汉莲华寺隆重举行寺院奠基仪式。
2012年3月7日晚7点,武汉莲华寺在武昌举办专题佛学讲座。主题为:"建设文化强国,研究法相唯识,切合时代需要"。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师生共约200余人出席。
2014年5月17号,天高气爽,在区五里界莲华寺佛教徒的支持下,三十八名自费老人在院方工作人员们的陪同下,游览参观了位于五里界的莲华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