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教,汉语词汇,拼音是shēng jiào,释义为声威教化。
- 中文名称 声教
- 出处 《尚书·禹贡》
- 释义 声威教化。
- 读音 shēng jiào
引证解释
声威来自教化。
《尚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360百科。"
《东都赋》"穷览万国之有无,考声教之所被,散皇明以爥幽。"
唐-薛能讲日力药蛋笔货差齐距费《国学试风化下》诗:"英明高比日,声教下如风。"
明 罗贯中 《三国演义》第八十回:今王丕缵承前绪,至德光昭,声教被四海,仁风扇八区;
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国初声教所被,固宜保塞称藩者,享王恐后矣。"
郭沫若《蔡文姬》第二幕:" 曹丞相 既然看重 超三妈错乐律测电渐内蔡文姬 的文彩,要她回去参与文治声教的事业,我们或剧鸡理当从命。"
佛学释义
佛学大词典
【声教】 教法由音声而宣说,故称声教。佛有六尘说法,此即为声尘说曾法。摩诃止观卷七下(大四六·九七下):'即是渐、顿、不定、秘密、藏、通、别、圆,若得此意,声教开合,化道可知。'[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记卷一上。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声教】(术语)教由声而说,故曰声教。佛有六尘说法。是声尘说法也。止观七曰:'声教开合,化道可知。'行宗记一上曰:'教由声说,故云声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