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兽面纹龙流盉为春秋中期的青铜器。口径约14.8厘米, 高3挥0.1厘米,长39.2厘米。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
- 中文名 春秋兽面纹龙流盉
- 时 期 春秋中期
- 类 型 青铜器
- 口 径 约14.8厘米
基本信息
兽面纹龙流盉 春秋
春秋中期(公元前7世纪上半叶--前6世纪上半叶) 盉为调酒器。来自此盉呈钝三角形,长流作龙形360百科,以张开的龙口为流口;盖顶是一个盘旋而出的龙头,与流口的龙头层叠趋前,呈双龙继起的姿态。这是春秋中期南方的越族人模仿西周盉并加以创造的杰作。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藏品信息
【名称】春秋兽面纹龙流盉
【类别】青铜部鲜问围历抓肥切举器
【年代】春秋中期
【文物现状】现藏上海博物馆
【简介】
承声河牛 口径约14.8厘米, 高30.1厘米,长39.2厘米。
从前这快圆路煤侵件器物被看成是中原地区的青铜器,随联啊着南方地区青铜器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件器物所具有的南方地区青铜器的特成介值显行树几岁点被不断认识。从纹饰而言,这件器物上的兽面纹与中原商代晚期与西周早期的兽面纹就大相径庭,与中原地小区西周晚期的兽面纹也不相同。兽面纹除目与耳外由尾端螺旋形外突的线条构成,类似于雷纹,是一种南方特色的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