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法》是一来自本书籍,本书对网络环境下360百科的知识产权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立体研究和讨论。即: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问题不是孤立的,而是与传统的知识产权制度和国际公约与条属器做围乙威再抓约具有紧密联系的特殊如问题。因此,《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法》首先从国际公约与条约的高度理解我国的特定问题,讨论我国的国际义务与履行;其次,以传统知识产权制度到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制度的衔接和过渡为视角,研究后者的问题,而不是割裂地研究;再次,对相关问题所涉及的技术问题进行简要介绍,帮助读者加深对法律问题的理解;最后,将具体问题的研究落实到我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对重点问题相关司法案例进行讨论。与同类其他作品相比,角除海《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法》不局限于具体的问题理解和介绍,而是将国际公约、风法学理论、技术特征胜但总贵告新不、立法与司法解释和具体案例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提高营字请确陈对法律问题更深层次的认识。
- 书名 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法
- 页数 301页
-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第1版 (2011年9月1日)
图书信息
外文书名: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 Cyberspace
丛书名: 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必修课、选修课系列教材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040284539
条形码: 9787040284539
尺寸: 25.8 x 18.2 x 1.4 cm
重量: 522 g
目录
第一章 来自数字与网络技术的特征与挑战
第一节 数字与网360百科络技术的特征
一、互联网的一些特征
二、互联网络协议
第二节 网络技术对版权制度的挑战
一、私人复制
二、作品的新传播途径
语孔算 三、媒体的一体化
四、作品创作的大众参与现象,
第二章 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法--原理与权利甚发师岩拉的客体
第一节 著作权制怀因热树利染收草于度的产生背景与理停念况质盐注微念
一、著作权制度产生的背景
二、著作权制度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权利保护的客体
一、著作权法保烟严加灯作之察劳护的客体
二、网络环境中著作权法所保护的特殊客体
三顺、著作权法不保护的客体
第三章 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法--权利
第一节 著作权的内容
一、精神权利的种类与内容
二、经济权利其与内容
第二节 邻接权的内容
一、邻接权概述
二、表演者的权利与权利客体
三、录音录像制品制作者的权利与权利客体
四、广播弦料践剧绝也耐由组织的权利与权利客体
五、与版式设计有关的权利与权鱼支班利客体
第四章 网络环出连段光手沙运过远境下的著作权法--权利的限制与例外
第一节 权利限制与例外的基本理论
一、权利限制与例外的理论基础
二、权利限制与例外的国际公约基础
第二节 外助煤神题渐联帝雷情袁权利的例外
一、个人使用
二、为介绍、评论作品或者说明问题而使用
三、为报道时事新闻而使用
四、新闻报道转载使用
五、对公众集会讲话的使用
六、课堂教学与研究的使用
七、执行公务的使用
八、图书馆使用
九、对室外公共场所艺术品的使用
十、翻译成少数民族文字的使用
十一、将已经序学委善片取题站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十二、其他情形的权利例外
第三节 法定许可
一、法定许可概述
二、教科书与义务教育网络传播的法定许可
三、报刊转载法定许可
四、制作录音制品的法定许可
五、扶贫目的的脱木华源质信息网络传播的法定许风洲候跑督可
第四节 三步检验水各请速陆宗见光法
一、三步检验法的含义与背景
二、三步检验法在《伯尔尼公约》、TRIPS协议和"互联网条约"中的关系
三、三步检验法的解释
第五节 元法来向田育权利用尽原则
一、权利用尽的概念
二、权利用尽的地域范围
第五章 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法--技术措施与权利管理信息
第一节 技术措施
一、技术措施的背景与概念
二、对技术措施的保护
三、对技术措施的限制
第二节 权利管理信息
一、权利管理信息的概念
二、对权利管理信息的保护
第六章 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侵权的法律救害烟城境铁欢把济与责任
第一节 民事法律救济与侵权责任
一、负肥重讨诉前停止侵害与财产保全措施
二、边境措施
三、直接侵权责任
四、共同侵权责任
第二节 行政与刑事责任
一、行政处罚的概念、特征与原则
二、对侵犯著作权行为的行政处罚
三、刑事责任
第七章 网络环境中的域名与商标
第一节 域名的注册与争议的解决
一、域名管理与注册服务机构
二、域名的注册程序
三、域名的变更、转让和注销
四、域名争议的解决
第二节 网络环境中的商标权保护
一、商标与域名的冲突
二、关键字广告中的商标使用与保护
参考文献
后记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