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琅邪郡

统一全国后,地方实来自行郡县制,全国分为三十六郡。琅邪郡为三十六郡之一,今写作琅琊(下文同)。琅琊郡治,秦时在琅琊县,西汉在东武县,东汉初年在莒县,以后均在今临沂境内。隋唐以后改真维调九确氢告镇张置沂州。唐宋在州名之外,还附加郡号,《宋史·地理志》就有"沂州、上、琅琊郡"的记载。这里"琅琊郡"只沂州的一个名号,不再作为行院思段因河略素元实体政区。以后琅琊郡消失在历史之中。

  • 中文名称 琅邪郡
  • 外文名称 The Langya county
  • 行政区类别 郡
  • 所属地区 汉朝
  • 下辖地区 琅琊,东武,莒县,开阳,诸县,折泉等13县

地理范围

  位于今山东省东南部,涵来自盖临沂市、青岛市黄岛区、日照市等地。

历史沿革

  秦治琅邪县(今山东青岛360百科琅琊镇夏河城),郡境即山东夜地绝策案助半岛东南部。

  汉治东武县,(今山东诸城境内),属徐州。

  王莽新朝曰填夷。

  东汉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光武帝封子刘京为琅琊王,琅琊郡改为琅琊国,建都于莒县(今山东队那用果莒县城阳镇)。

  建初五年(80年)琅琊国移都开阳县(今山东临沂老城),领13县。

  选视钟干微句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杀琅琊王刘熙,国除为郡。

  三国魏仍治开阳,领开阳、临沂(今临沂市兰山区白沙埠镇诸葛城村)、阳都、缯、郎丘、华、超双讲川搞互费、安丘、剧9县。辖地开始缩小。

  晋因之。

  北魏,治即丘县(今临沂市兰山区组省散察烟越复干孔头划兰山街道古城村),领威刘防块即丘、武阳、费、新四县,属北徐州。

  南朝宋,复为郡。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属县直属沂州。

  大业三年(6死呼晶地城混画07年),沂州复为琅琊郡,治所在临沂(今临沂城)。共辖7县:临沂、费、颛臾、沂水、东安、莒、新泰。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改沂州,治所在临沂(今临沂)。

  天宝元年(742族化候味量持兴灯苏史年)复为琅琊郡。

  乾元元年(758年),复改称沂族技路三烧语州。辖5县:临沂、费县、沂水、承县(今兰陵县部分在其辖境之内)、新泰(今蒙阴县部分在其辖境内)。

  五代因之。

  宋朝,又烟陆烧加延损防置沂州,治所在临沂(今临沂老城)。在州名之外,还附加郡号。《宋史·地理志》就有"沂州、上、琅琊郡"的记载。这里"琅琊郡"只是沂州的一个字号,不是宋代仍存在郡级政区。

  至宋徽宗宣和年间,辖5县,即:临沂、沂水、费县、新泰(今蒙阴县域在其境内)、承(今兰陵县部分在其境内)。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琅邪郡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