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与TCP·IP协议,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书籍。
- 书名 网络与TCP·IP协议
- 类别 校电子信息类
- 出版社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年3月1日
- 页数 324 页
信息
丛书名: 21世纪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规划教材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560623849
条形码: 9787560623849
尺寸: 经米演章机25.6 x 18.4 x 1.6 cm
重量: 522 g
内容简介
《网络与TCP/IP协议》的内容涵盖了计算机网络和TCP/IP协议的基本概念、原理、技术、应用以及下一代网络的核心IPv6技术,反映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最新进展。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网络互联技术、TCP/IP概述、TCP与UDP、IPv6结构及编址、IPv6控制报文及拘探院路由协议、IPv6过渡及安全技术、工程实践等内容。
《葛纹局渗网络与TCP/IP协议》论述严谨、肯殃来自内容新颖、图文并茂,注重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的阐述,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应用技术和实践。《网络与差者米异京TCP/IP协议》可作为高等院360百科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大学本科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的教材或参考用书,也可作为从事计算机网络与数据通信工作的广大科技人翻著员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目录
第1章 计算机网关括剧汉外重笑烧弱七突络概述 1
1.1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 1
1.1.1 面向终端的远程联机系统 1
1.1.2 共享资源的计算机网络 3
1.1.3 标准化网络 4
1.1.4 互联网与高速网络 5
1.1.5 局域网的发展 5
来自 1.1.6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趋带美触课势 6
1.2 计360百科算机网络的概念、功能及特点 7
1.2.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7
1.2.2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 7
1.2.3 计算机网络的其法但特点 8
1.3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逻辑结构 9
1.3.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 9
1.3.2 计算机网络的内是走绍逻辑结构 10
1.4 计算机网络分类 11
1.4.1 按网络覆盖的范围分类 12
1.4.2 按通信介质分类 13
1.4.3 按通信方式分类 13
1.4.4 按使用范围分类 13
1.4.5 按拓扑刚本清岩团派坐旧变结构分类 13
1.4.6 按其他方式分类 16
1.5 计算机网络应用 16
绝粒对料补鲜1.6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18
1.7 计算机网络的先进技术 19
1.8 小结 21
困派请聚下值者建过社也 习题 21
第受当文祖叶范我2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22
2.1 网络体系结构 22
2.1.1 协议 22
2.1.2 分层原则 23
2.1.3 相关概念 24
2.2 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26
2.2.1 概述 26
神2.2.2 物理层 28
2.2.3 数据事兰封附黑翻卫地死封链路层 32
2.2.4 网络层 36
2.2.5 传输层 40
2.2.6 会话层 42
2.2.7 表示层 44
2.2.8 应术调杆龙规够方衣与用层 44
2.2.9 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传输 45
2.3 TCP/IP参考模型 46
2.3.1 网络接口层 4跟黄爱持夜6
2.3.2 网络互连层 46
2.3.3 传输层 47
2.3.4 应用层 4判怀圆者电氢7
2.4 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的比较 47
2重千面想.4.1 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的异同 47
2.4.2 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的评价 48
2.5 小结 49
习题 49
第3章 网络互联技术 50
3.1 网络互联基础 50
3.1.1 网络互同由步聚聚在检阳联的概述 50
3.1.2 网络互联模型 胜都查大刘50
3.1.3 网络互联形式 52
3.1.4 网络互联的基本要求 63
3.2 传输介质 64
3.2.1 同轴电缆 6苦相4
3.2.2 双绞线 65
3.2.3 光纤 67
3.2.4 无线传输介质 69
3.2.5 不同传输介质旬碑肯的比较和选择 72
3.3 网络互联设备 73
3.3.1 物理层互观林联设备 74
3.3.2 数据链路层互联设备 77
3.3.3 网络层互联设备 82
3.3.4 应用层互联设备 87
3.4 网络接入技术腊击断 90
3.4.1 拨号付淋放踏接入 90
3.4.2 专线接入 93
3.4.3 无线接入 95
3.5 结构化布线技术 96
3.5.1 结构化布线简介巴拔雄 97
3.5.2 结构化布线系统的标准 100
3.5.3 结构化布线系统的设计 101
3.5.4 结构化布线系统的安装与测试 103
3.6 三层交换技术 104
3.6.1 三层交换技术的基本知识 104
3.6.2 三层交换技术的实现 110
3.7 小结 112
习题 112
第4章 TCP/IP概述 113
4.1 TCP/IP协议簇 113
4.2 Internet的IP协议 114
4.2.1 IP协议概述 115
4.2.2 IP地址的表示与分类 116
4.2.3 子网与掩码 121
4.2.4 网关配置 124
4.2.5 特殊的IP地址 125
4.3 地址解析协议与逆地址解析协议 128
4.3.1 地址解析协议 128
4.3.2 逆地址解析协议 134
4.4 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 135
4.5 TCP/IP协议簇共同工作实例 138
4.6 小结 139
习题 140
第5章 TCP与UDP 141
5.1 Internet传输协议 141
5.2 TCP 协 议 141
5.2.1 TCP基本概念 142
5.2.2 TCP差错控制 145
5.2.3 TCP流量控制 146
5.2.4 TCP拥塞控制 149
5.2.5 TCP连接的建立和拆除 151
5.3 UDP协议 153
5.3.1 UDP基本概念 154
5.3.2 UDP操作 156
5.4 协议端口与套接字 157
5.5 小结 162
习题 162
第6章 IPv6结构及编址 163
6.1 IPv6 概述 163
6.1.1 IPv6的由来 163
6.1.2 IPv6的特点 165
6.1.3 IPv6的应用 168
6.2 IPv6的分组结构 169
6.3 IPv6的报头 173
6.3.1 IPv6的基本报头 173
6.3.2 IPv6的扩展报头 179
6.4 IPv6的编址方案 182
6.4.1 IPv6地址表示方式 182
6.4.2 IPv6地址空间 183
6.4.3 IPv6寻址模式 185
6.5 IPv6的地址分类 186
6.5.1 单播地址 187
6.5.2 多播地址 190
6.5.3 任播地址 192
6.6 IPv6地址配置 194
6.6.1 地址的手工配置和检测 194
6.6.2 地址自动配置 194
6.6.3 DHCPv6 196
6.6.4 IPv6域名系统 199
6.7 小结 201
习题 202
第7章 IPv6控制报文及路由协议 203
7.1 ICMP的报文格式与类型 203
7.1.1 ICMPv6报文的类型 203
7.1.2 ICMPv6错误报文 205
7.1.3 ICMPv6信息报文 208
7.1.4 ICMPv6处理规则 209
7.2 IPv6控制报文协议 210
7.2.1 邻居发现协议 211
7.2.2 多播监听者发现协议 218
7.3 路由协议及路由算法 220
7.3.1 IPv6路由协议基本知识 220
7.3.2 IPv6静态路由 222
7.3.3 IPv6动态IGP路由 225
7.3.4 IPv6动态BGP路由 235
7.4 小结 244
习题 245
第8章 IPv6过渡及安全技术 246
8.1 过渡技术概述 246
8.1.1 隧道技术 250
8.1.2 双栈技术 258
8.1.3 翻译技术 261
8.1.4 过渡技术的分析与比较 268
8.2 IPv6安全问题 270
8.2.1 IPv6安全技术 277
8.2.2 IPv6认证加密 280
8.3 小结 284
习题 285
第9章 工程实践 286
9.1 配置IPv6网络 286
9.2 配置IPv6的路由协议 291
9.3 IPv4和IPv6的整合和共存 297
9.4 IPv6主机和路由器互联 303
9.5 IPv6联网方案 309
9.5.1 校园网组网方案 309
9.5.2 H3C的IPv6组网方案 313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网络与TCP·IP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