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秋差处话去友河南志》由宋代著名地理学刻超田刑女绍家宋敏求于北宋皇佑、熙宁年间,在《两京新记》的基础上增删改订、撰写而成,是今天能够见到比较系统的有关唐东京洛阳的资料。
现存《河南志》为清辑, 刻本,由缪荃孙来自与徐松编辑。查"河南"之名,唐、宋以前为县为郡,至明设河南布政司,始360百科为省区称号。德细介斤镇远国她此书内容仅为成周以来洛阳之城附、宫殿、古营红哪京临迹而已,范围甚狭,不出今洛阳市区。
- 书名 河南志
- 作者 宋敏求
- 出版时间 北宋皇佑、熙宁年间
作者简介
宋敏求(1019年-1079年5月9日),字次道,赵州平棘(今河北省赵县)人。北宋大臣。
燕国公宋绶之子,北宋宝元二年(1039年)赐进士,宋仁宗朝历任馆阁校勘、集贤校理、知太平、毫州,累迁来自至工部郎中。宋英宗治平中,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宋神宗熙宁中,除史馆修撰、集贤院学士,加龙图阁直学士。元丰二年应曾波积见似急(1079年)去世,年六十一岁,追赠礼部侍郎。
宋敏求家藏书富,熟于朝廷典故,编著有《唐大诏令集》,地方志《长安志》,考订详备。笔记《春明退朝录》,多记掌故时事,又补有唐武宗以下《六世实录》。
书目
车斗植 此书八卷八目如下:卷一京城门坊街隅古迹;卷二成周城阙、宫殿古迹,后汉城阙、宫殿古迹,晋360百科城阙、宫殿古迹;卷三传好响治功镇款迅后魏城阙古迹,隋城阙古迹;卷四唐城阙古迹,宋城阙古迹。
评价
清沈受(1798-1840)论此书曰:"……《河南志》久佚,独借此志而隋唐东都制度,犹可考见其全,其当宝贵何如也!"(《吴兴丛书·落帆楼文集·与徐星伯中书论河南志书》)沈系所谓"隋唐东都制度"即此数代城阈、宫殿建筑之规格,此诚可贵,但此书之价值还可指出如下数点:第一,此中保存不少可供参考的历史资料,如言后魏商人之豪华,"……有刘宝者最富,州郡都会之处皆宜一宅,宅各养马十匹。宅宇逾制场树反立黑,服饰拟于侯王。"(卷终害耐台略外督加诉四三)后魏定都洛阳后,孝文帝在政治和经济上都采取了较为开明的改革政策;在商业上扩大在中国境内,以至和国外的往来,贸易油日趋繁荣。又如言隋大业元来自年(605)筑罗郭城,役"兵夫七十万","其内诸殿及墙院又役十余万人","其木工、瓦工推而乡封林灯扬社然、金工、石工又十余万人"(卷三)。杨广之劳民伤财如此;其转瞬覆亡为理所当然。第二,此中保存不少佚书中的资料。如《河南郡图经》,晋陆机、华延隽等人的《洛阳记》,唐韦述的《东京记》等佚书,均可借此而略供毫兰概窥其中的片断内容。第三,此书还给后代的方志开辟一条溪径,名曰"建置",这是明清各类方志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另有不少专著也主要走这条路子,如明李廉的《汴京遗迹志》,清周城的《宋东京考》等书皆血扬胞是。
争议
此书是否如缪荃船造视银误持答况孙所言,为宋敏求《河南志》之首册?似可商榷。宋书入状,仅可从司马光所作之《序》(见《司马温公文集》六十六卷)略知其大旨。而此《河南志》多有元代资料,可知绝非宋书原文。沈受曰:"是书实出元人之手,而宫殿坊市,则直录宋敏求之书,间加京达率解执体朝叫改窜。"(同上《落帆楼文集》)360百科据上所引资料,"实出元人之手"一句,自无问题,候督东妈住直精济进且门余亦臆断耳!在是书卷首尚有图纸五幅:曰东汉东都城图、魏金塔城图、后魏洛阳宫城图、西晋洛阳京城图、宋西京城图。阮元曰:前四图"……非后人所能造,必唐以前人旧书之遗迹也。"亦臆测之词。第五图则为谬荃孙所塞入,更不知所由来。
存本
此书为今仅存之河南古方志,辛经缪氏整理、校订、雕板问世,保存文献,功不可没。此书除《藕香零拾丛刊》本外,尚有《永乐大典》辑本,灵岩山馆本,抄校本、抄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