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象声词:奏乐打鼓声。
- 中文名称 铿
- 读音 kēng
- 笔画数 12
- 部首 钅
- 粤语 hang1
拼音
铿 (铿)
kēng
笔画笔顺
笔画数:12;
UNICODE:93D来自7
部首:钅;
笔顺编因字杂号:311152254121
释义
<象>
(形声。从金,坚声。本义:象声词) 同本义 [clang]
投置琴瑟来自的声音。如:铿尔(把琴放下时发出的声音);铿枪(乐器声)
钟鼓相击的声音。如:铿耾(钟互创占磬声);铿鈜(钟磬声。同铿耾。钟鼓声);铿锽(钟鼓声);铿铿(钟鼓相击声);铿镗(象声词。敲击钟鼓的声音)
咳声
其动铿禁瞀厥。--《素问》
铿
铿
kēng
<动>
碰撞;撞击 [bump against;collide;impact]
又如:铿拊(弹琴)
铿锵
kēngqiāng
[clangorous;sonorous] 形容乐器声音响亮有力节奏分明,也用来形容诗词文曲声调响亮,节奏明快
铿然
kēngrán
[clang] 形和口较怀块提输罗胡容敲击钟鼓所发出的响亮的声音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宋·苏轼《石钟山记》
同音字
![]() | 牼 劥 | 铿 铿 | 硁 坑 | 硻 | 誙 | 硁 | 鍞 | 銵 | 坑 |
汉字编码
五360百科笔编码(86):QJCF
五笔编码(98):QJCF
郑码房十序场蒸项:PKXB
仓颉:OPLEG
四角:87714
统一: U+94FF
Unicode:CJK
GBK码:E748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广韵》口茎切《集韵》《韵会》丘耕切《正韵》丘庚切,ࠀ�音䃘强练久解简论岁扬进照娘。《玉篇》铿锵,金石声。《礼·乐记》钟声铿。《疏》言金钟之据粉唱声铿铿然。《前汉·礼乐志》但能纪其铿枪鼓舞。《注》铿枪,金石之声。《集韵》或作映帮探令地往转况吸备的鍞銵。
又《韵会》琴声。《论语》鼓瑟希,铿尔。
又《广韵》撞也。《楚辞·招魂》铿钟摇簴。《注》铿,撞也。《班固·东都赋》发鲸鱼,铿华钟。
又人名。《楚辞·天问》彭铿斟雉帝何飨。《注》彭铿,彭祖也。《神仙传》天题彭祖,姓籛名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