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黄连与黄连,名称相似,且均为苦但能船好唱垂种寒清热燥湿之品,善除胃肠湿热,同为治湿热边教国圆地同泻痢之良药。然胡黄连善退虚热,除疳热;而民时这黄连则善清心火,泻胃火,为解毒要药
- 中文名称 胡黄连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
- 亚纲 菊亚纲(Asteridae
分类名称
割孤露泽是中草药又名胡黄连;英文名:Figw顾烧东坐福首复ortflowerPicrorhizaRhizome;科属分类:玄参科 性玄生科植物;拉丁植物名:1.Picrorhiza scrophulariiflora Pennell. 2.PicrorhizakurroaRoyle;来源:本品为玄参科植物胡黄连 Picrorhiza scrophulariiflora Pennell 的干燥根茎。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来自干。
形态特征
割孤露泽/胡黄连-植物形态
1、胡黄连:多年生草本,有毛。根茎圆柱形,稍带木质,长15-20c360百科m。叶近于根生,稍带革质;叶片匙形,长5-10cm,先端尖,基部狭窄成有翅的具鞘叶柄,边缘有细锯齿。花茎长于叶;穗状花序长5-10cm,下有少数苞片;苞片长圆形或披针形,与萼等长;萼片5,披针形,长约5mm,有缘毛;花冠短于花萼,先端5相等的裂片,裂片卵形,具缘毛,内面具疏柔毛,外面无毛或近无毛;雄蕊4,花丝细长,伸出花冠,无毛;子房2室,花柱细长,柱头单一。蒴果长卵形龙全直评做换笔,长6mm,侧面稍有槽,主要室间开裂。种子长圆形,长1mm。花期6月,果期7月。
2官宜左医让、西藏胡黄连:多年生草本,高5-10cm。根茎粗壮,长圆锥形,横走,长15-50cm,节间紧密,常有暗棕色鳞片状老叶及圆柱状支根。叶近基生,常集成莲座状;叶片匙形至卵表,长2-7cm,宽钟翻按伤希钢采己重1.5-3.5cm,先消脱刻利轮影亮曲报须端圆或钝,基部渐窄成短柄,边缘除基部外均有钝锯齿,无毛,干时变黑。花葶自叶丛中生出,高5-1获良前序范此交回晶5cm,被腺毛,花密集成顶生穗状的圆锥聚伞花序;苞片、花萼均被毛,苞片卵形;萼片4,长5-6mm,其中一裂片几线形,其他4裂片近披针形、狭长圆形至狭长椭圆形;北假落花冠暗紫色或浅蓝色,二唇形,内团脱五古列办速穿耐帮告外具疏柔毛;雄蕊4,二强,着生于花冠管中部;子房2室;胚珠每室多数,花柱细长,柱头头状。蒴果卵圆形,长9-12mm,先端4裂。种子多数,长圆形,有光泽细,具网眼。花期6-8月,果期8-9月
生存环境
- 生于海拔3600-4400m的高寒地区的岩石上及石堆中,或浅土层的向阳处。 2.生于高山草地。
分布情况
云南、西藏
药用价值
药名:胡黄连
别名:割孤露泽、胡连、西藏胡黄连

汉语拼音:huhuanglian
归经:归肝;胃;大肠
功效:退虚热;消疳热;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考证:出自《唐本草》
主治:
1、伤寒劳复(身热,尿赤如血色)。用胡黄连一两、山栀子二两(去壳),
加蜜半两拌匀,炒至微焦,研细,再加猪胆汗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
服十丸。另取生姜二片、乌梅一个,浸在三合童便中,半日后,去渣留
尿,加温,饭后将药丸送下。
2、小儿潮湿、盗汗。用胡黄连、柴胡,等分研细,加炼蜜做成丸子,
如芡子大。每服一至五丸,按年岁加减。丸子先用酒少许化开,再加水
煮开多次后用药渣同服。
3、小儿疳热(肚胀,潮热,发焦。不可用大黄、黄芩等伤胃的药物)。
用胡黄连半两、灵脂一两,共研为末,加入雄猪胆汁做成丸子,如绿豆
大。每服一、二十丸,状道米汤送下。
药理功效
清热,凉血,燥湿。
治疳疾,惊痫,泻痢,劳热骨蒸,自汗,盗汗,吐血,衄血,火眼,痔瘘,疮疡。
①《唐本草》:主骨燕劳热,补肝胆,明目。
治冷热泄痢,益颜色,厚肠胃,治妇人胎蒸虚惊,三消五痔,大人五心烦热;以人乳浸点目甚良。
②《开宝本草》:主久痢成疳,伤寒咳嗽,温疟,骨热,理腰肾,去阴汗,小儿惊痫,寒热,不下食,霍乱下痢。
③《丹溪心法》:去来自果子积。
④《本草正》:治吐血、衄血。
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领医杨福居属陈(1)西藏胡黄连 根茎圆柱形,略弯曲,偶有分枝,长3-12cm,360百科直径2-14mm。表面灰棕以至绿反实配斤暗棕色,有突起的芽痕及圆形根痕或细根残基,较粗者具紧密横皱纹,上端密被暗棕色鳞片状的叶柄残基。体轻,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面淡棕色或暗棕色,有4-10个白色状维管束,排列成环村第区增逐层础。气微,味极苦。 以条粗、质械物脆、苦味浓者为佳。
(2)胡黄连 根茎圆柱形,平直或弯曲,多不分枝,市售品多为小段,长2-9cm,直径3-8mm。表面灰黄色至黄棕色,有光泽,粗糙,具纵皱及横环纹,栓皮脱落处呈褐色;上端有残留的叶迹,密集呈鳞片状,暗红棕色,或脱落后呈半圆状的节痕。根痕圆点状,近节处较多。质硬而脆,课已速食易折断,折断时有粉尘;断面可见维管束小点4-7个,排列成防采将呀环。气微,味极苦而持久。 以条粗、折断时有粉尘、断面灰黑色、味苦者为佳。
显微鉴别
西藏胡黄连根茎横切面:表率皮1列细胞,较粗根茎的表皮常不存在。木栓层为数列或10余列木栓肥属蒸图肥站矿于裂件施细胞。皮层薄壁细胞壁稍厚,有的具数个大的圆形单纹孔或网状纹孔,胞腔内含脂肪油滴;内皮层细胞长方形。中柱鞘为2-3列薄壁细胞。韧皮部薄壁细胞含淀粉粒、脂肪其仅儿没油滴及树脂块。束间形成层不杆西较差境刚试阶明显。木质部由导管、木薄壁胞及木射线组成,木化。初生射线宽9列细胞。髓部为类圆形的薄壁细胞,细胞间隙明显孙,有的细胞壁具圆形单纹孔及网状纹孔。
应用鉴别
胡黄连与黄连,均为大苦大寒纯阴之品,共具清热,泻火,燥湿,凉血之效。然不同之处,以《本草正义》言惟其质重色黑,沉降性尤其速,故清导下焦湿热,其力愈专,其效较川黄连为捷。热痢脱肛,痔漏疮疡,血痢,血淋,溲血,泻沙厚间满血及梅毒疳疮等证,湿火结聚,非此不能直达病所,而小儿疳积膨胀之实证,亦可用之帝总板径职阳。盖苦降直坠,导热下趋,最为迅疾,且不致久留中州,妨碍脾胃冲和之气耳。除此,黄连退蒸消疳功效不显著,而胡黄连泻心火,识阶伟校到去场告天解毒之力也不及黄连。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进行微量升华后,在显微镜下可见针状、针簇状、棒状结晶。 溶内策念班决非职施(2)取本品粉末5g,加水50ml,置60℃水谷中温浸20min,滤过。取滤液1ml,加三氯化铁乙醇溶液2滴,产生暗绿色沉淀。另取滤液1ml,加5%α-萘酚的乙醇溶液原观象江秋升2滴,摇匀,产生黄白色浑浊,缓缓沿管壁加硫酸0.5ml,两液界面处显紫色环,振摇后颜色变深,加水稀释产生暗紫色沉淀。
